近日全球性的疾病肆虐,数以万计的人因此离世,生死议题再次成为全球讨论的话题。在面对生离死别时,我们内心难免充满悲痛,但庄子却有着一番超脱的生死观。庄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于生与死是如何看待的呢?
庄子战国中期的哲学家,其文采更胜于老子,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游历过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人文风情,因此其思想更加深邃。在他晚年时,他结发妻因病去世,这份噩耗让他的朋友惠施急忙赶到吊唁。但当惠施看到庄子的脸上毫无悲伤之色,只是一副散漫自在地坐着,与人谈笑间还高声歌唱,不顾旁人的眼光,感到非常惊讶和愤怒。
惠施气愤地指责:“这是你结发妻,她为你操劳多年,为家庭带来繁衍,为社会做出贡献,如今她去了,你却能如此轻松高歌,是不是太过分了?”但庄子并未被气恼或恼怒,而是平静地说:“我与她相伴一生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生命本身就是短暂且无常。我作为一个凡夫俗子,不懂得生命与死亡之间深刻的意义,所以即使心里有悲,也不像外界所想象中的那样难受。”
接着,惠施问他“何为生死之理”,庄子回答:“我们的一生不过如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般自然流转,一旦结束,便随风散去,无需挂念。应该庆幸她的灵魂能够安息于天地之中,而非沉迷于哀悼。”这一番话,使得惠施也感到了无奈,不知如何回应,最终只能离开。
此外,对自己的命运而言,庄子显得格外淡定。他认为人类只是由气聚而成,用尽后便会消散,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态。而古代厚葬成风,即使身份尊贵,也希望在逝去后得到最好的礼遇,但庄子的徒弟们听闻他的这番话,都感到忧虑,他们担心如果按照他的遗愿进行丧葬,那么他们老师可能会遭受野兽啃食。但尽管如此,当他们表达这些担忧时,庄子的反应依旧平和,他解释说:天上的猛禽、地下的小动物各有其位置,如果夺走前者给予后者,那岂不是失衡?
人们虽然无法完全理解或接受这样的态度,却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真诚。《至乐》中的那句“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正如他所言,我们每个人都将经历生命和死亡,就像季节轮换一样自然可行,只有坦然接受才能领悟生命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