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性的疫情肆虐,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人士不幸离世,生死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面对生离死别时,我们的心中总会充满难以言说的悲痛。庄子,他是一位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那么他对于生死是如何看待的呢?
庄子,是战国中期的一位哲学家,其名周,字子休。他不仅是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老子的思想并称为“老庄”。他的文采更胜于老子,他游历过许多国家,看到了各种的人文风情,因此其思想更加深邃和见地。
关于生死,庄子有着独到的见解,但在那个时代很多人对他的看法并不理解。在庄子的晚年时期,他的结发妻因病去世,当惠施急忙赶到吊唁时,只见庄子脸上毫无悲伤之色,只是悠然自得地坐在地上,与人谈论着天下事,更让人不解的是,他拿着瓦罐拍打出旋律,不顾旁人的眼光放声高歌。看到这一幕,惠施就气愤极了。
听闻这件事后,有人质疑:“你与你的妻相伴一生,她如今故去了,你说对生死看淡不难过也就罢了,现在却在这里高歌起舞,这不是太过分了吗?”然而,庄子平静地说:“我与她相伴一生的缘分,如今她散去了,我心中自然有悲,但我只是个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所以如此想也不难过。”
惠施愤愤问:“何为生死之理?”庄子回答:“人的生命本没有形态,也没有气息,只是一缕魂魄存于天地间,一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般自然。我应该为她感到高兴,而非哭泣。”这一番话,让惠施无奈而离开。
另外,对自己的身世命运也持淡泊视之态度。他认为人类乃是一缕魂气聚集起来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不需要将死亡看得太重。古代厚葬成风,但凡有点身份的地位者,都建造奢华墓穴。然而,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他的弟弟们,如果哪天自己去世,不需要厚葬,只需让天地做棺材即可。但他们却不能接受这样的想法,他们担忧那些野兽会吃掉他的遗体。
这些话语虽被弟弟们所感动,却仍旧坚定追随他,因为他们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意图。当听到这样的安排,他们便默契地点头,没有更多的争执。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他对于生命和死亡最终意义所持有的超脱态度。大多数人听到他的观点,大多数都会指责其冷酷无情。但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和死亡之间那份深刻而又平常的事物。而《至乐》中的“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正是表达了这种境界——坦然面对死亡,便能领悟自然世界背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