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性疾病肆意蔓延,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人因此丧生,疫情之下生死又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在面对生离死别时,我们心中总会充满悲痛之情。庄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么他对于生死是如何看待的呢?
庄子战国中期的哲学家,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他的文采更胜一筹,他游历过许多国家,看到过很多的人文风情,所以其思想更有见地。
关于生死,庄子有着独到的见解。不过,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人对他的看法并不理解。在他晚年时期,他的结发妻因病逝世。当听到这个噩耗时,他的老朋友惠施急忙赶到庄子的身边吊唁。他担心庄子的悲痛,并准备了许多话劝解和开导。但当惠施到了庄子的家中,只见庄子脸上毫无悲伤之色,只是非常散漫地坐在地上,与人谈论着一些事情。他甚至拿起瓦罐拍打出旋律,不顾旁人的眼光放声高歌,这让惠施感到非常困惑和愤怒。
惠施指着庄子说:“这是你的结发妻,与你伉俪多年,为你绵延子嗣,照顾家中老小,如今她故去了,你说对生死看淡不难过也就罢了,现在却在这里高歌起舞,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听完这些话后,庄子平静地说:“我与她相伴一生,如今故去,我心中自然有悲,但自己只是个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因此也不难过。”
接着,惠施愤愤地质问:“何为生死之理?”而庄子回答:“人的一生的本质,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一缕魂魄存于天地间,一生的变化如同自然界中的种类迁移,无需我们如此挂怀。”这一番言论,让惠施感到无奈,最终转身离开。
此外,对自己的死亡也是如此坦然。根据他的观点,每个人都是由气聚而成,而死亡不过是气散。这本应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没有必要将其视为重大的事件。而在古代厚葬成风,但凡身份较高的人,其墓葬都极尽奢华。然而,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人们往往不能理解或接受。尽管如此,当被问及自己是否愿意采用简朴方式安葬,即使天上的鸟儿也可能啄食尸体时,他仍旧坚持自己的立场:“若夺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那岂不是失去平衡?”
虽然这样做让众多弟弟们感到忧虑,他们担心那些野兽会侵犯尸体,但他们最终理解并尊重了他的决定。大多数人听到这样的表述,都认为他缺乏感情和同情心,但实际上正因为他拥有了一种更深刻的认识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至乐》篇中的那句“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正如他所言,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应该坦然面对死亡,以便真正领悟生命与宇宙之间微妙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