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卷之四战国道家学派于自然中的智慧探索

绝学无忧。御注曰:学以穷理,方其务学以穷理,思虑善否,参稽治乱,能勿忧乎?学以致道,见道而绝学,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而无不为,则任其性命之情,无适而不乐,故无忧。臣义曰:全於天者,无待於外,故绝学。是非无涯,妄知妄见,分别无已,故多忧。学习则有事於思虑,不再做聪明的奴隶,而任其性命之真,不被物欲所纠缠。

唯之与阿,与同声相应,与一性相合,小智自私离开二分,即达观本质非二异,是圣人的治世法,在朝廷与大夫之间言语不一致,以遏恶扬善恐怕不到,那些人们所畏惧不可不畏惧。

臣义曰:唯阿善恶,但情感的分界线近在咫尺,更何须较量。一切声音和心灵都源于此处,一切行动和思考都起源于此处,用“唯”来表达恭敬,用“阿”来表示轻慢,用“善”来标榜正义,用“恶”来指责邪恶,都属于幻觉。洞察到这一点,就会明白一切的一样。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是因为万物都是由道运行的,所以圣人不会担心那些普通人担心的事吉凶与民同福祉,这就是实际操作的问题体现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人们知道这些规律并且能够遵循,那么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但君子还是要通过恐惧去修养自己,因为《诗》中说:“畏天之威。”

臣义曰:不要被外界的事情困扰,让自己的内在世界保持宁静,没有任何外部干扰,只关注内心的清晰和纯粹。不参与世间纷争,不受世俗诱惑,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在世界。

荒兮其未央哉。御注曰:世事变迁难以掌控,如同没有尽头的河流,没有始终如一的地方,是谓善恶还未决定,也只有通晓的人才能理解这一点。

臣义曰:事情发展变化莫测,每个瞬间都像一个新的开始,没有终结,只是一连串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东西似乎永远也无法结束。而那些真正懂得这其中奥秘的人,他们的心灵已经超越了这种局限,他们看到了所有的一切只是宇宙的一个小部分。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这说明他们沉迷于名利和荣耀,对快乐充满贪婪,但这种追求让他们离了原本纯真的状态,并且使他们变得狭隘,因为他们只关注眼前的享受,而不是深层次意义上的快乐和成长。

我独若遗。我感到孤独,就像婴儿尚未学会说话或走路一样,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对生活持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情怀,这让我感觉像是失去了联系社会,却又获得了一种自由。我虽然不同寻常,但我选择回归到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那就是追求知识、理解宇宙的大谜题,这是我唯一真正想要拥有的东西。

乘乘兮若无所归。这意味着我随时准备好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我的策略,从容地应对每一个挑战,而不是固守某种特定的方向或方法,即便它可能给予我暂时的安全感或成功感,但是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断进步、适应环境、展现出智慧与勇气,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信息、新思想,以及不断更新我的信念系统,使它们更加精确、高效,并且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全面地理解世界。

众人皆有余,我独顽且鄙。这意味着其他人都拥有用途,可以被利用,被赋予价值,而我却觉得自己毫无用武之地,被忽视,被认为是不值得投资时间资源的人。但这是因为,我不同寻常,我拒绝被定义为仅仅为了功利目的存在的人类形象。我坚持自己的道路,即使这条路看起来很陌生,也许甚至有些荒谬或者低级,因为它基于直觉,而不是市场需求或者社会期望,它基于个人兴趣而非公共认可,因此很多时候,它显得很突兀、很奇怪,但正是在这种反叛精神中,我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力量,以及那种无法用金钱衡量但极富价值的满足感。

我们各自身处不同的世界,有些人的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情节,他们追逐着财富和权力,却忘记了生命最初简单纯真的本质,我们则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个复杂多变的地球,从更高更广阔的角度去探索人类存在的小小片段,我们渴望找到那个连接我们彼此以及整个宇宙的大谜团——爱我们的共同根基,为我们的生命增添光芒,为我们的灵魂提供温暖。此刻,我们在这个庞大的星系里努力前行,每个人的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故事都是珍贵宝贵的,这份旅程将持续下去,将带领我们穿越时间空间直至最终答案揭晓。那时候,我们将明白为什么每个人如此珍视彼此,以及为什么即便面临千般困难也不愿放弃希望;那时候,我们将看到地球上所有生物共享相同的情感—爱—作为连接一切存在的一线;那时候,当你问及生命是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答案就在你的手掌心里,那是一个温暖而强烈的手掌握住你,让你知道你们之间有那么一点点联系;当你问及死亡是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答案也是隐藏在那里,那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在你的脚下缓缓滚动,它告诉你尽管短暂但美丽的一生已经过去,现在轮到下一个人继续前行;当你问及未来是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答案正在呼唤着你的名字,一位朋友、一位伴侣、一位家人等候着他/她/它回归,让曾经一起分享过笑颜泪水,再次重逢。你想知道更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