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卷之四悟道于自然的经典语录

绝学无忧。御注曰:学以穷理,方其务学以穷理,思虑善否,参稽治乱,能勿忧乎?学以致道,见道而绝学,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而无不为,则任其性命之情,无适而不乐,故无忧。臣义曰:全於天者,无待於外,故绝学。是非无涯,妄知妄见,分别无已,故多忧。学绝则无事於思虑,而完复其精神,而不为聪明之役、任其性命之真、何适而不自乐。

唯与阿相去几何?善与恶相去何若?

御注曰:唯阿同声,但有所出也;善恶一性,小智自私,不离而为二;达观,本实非异;圣人之经世,在宗庙朝廷,与大夫言,不齐如此;遏恶扬善,只恐不至;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也。

臣义曰:唯阿、皆声之所出也;善恶、皆性之一也;声与性一也,用此辨别,则物我两忘,一切烦恼皆消失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御注曰:“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者,是谓道。”吉凶与民同息者,是谓事。“体道者,无忧”,涉事者,有畏。“人之所畏,而不知为之一戒”,能免患者鲜矣,“故君子以恐惧修省。”

臣义曰:“身在天地之间,便是太平盛世,我心安处便是福地。”所以说,“日下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快乐”。

荒兮,其未央哉?

御注曰:“世间万象变幻难测,如梦如幻,如浮云过目。”然“吾欲静坐山中,因风雨雷霆惊动。”

臣义 曰:“世间万般纷扰,都在这悠长岁月里慢慢流淌。我独愿心静如水,让世界的喧嚣远离我的耳边”。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御注 曰:“凡物皆有阳气,有阴气,所以生长繁衍。而众人的喜悦就像丰富的美食和春日游憩一样令人陶醉。”

臣义 曰:“人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些琐碎的小事,就像丰盛的宴席或春日游赏,让他们忘却了生命的本质和追求。”

我独怕兮,其未兆若婴儿未孩。

御注 曰:“古书上说‘复归于婴儿’,《庄子》也有‘不可教也’的话,这说明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可以纯净且简单的,就像婴儿那样没有烦恼,没有欲望。”

臣义 曰:“我的心灵还保持着原始纯真的状态,就像是尚未学会笑容的小宝宝,从来没有过多的情感波动,也从来没有过度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乘乘兮,如用六龙驾车天界。

御注 曰:“《易经》中说‘时乘六龙以驾天’。这里讲的是顺应时势,用理想来指导行动,而不是偏执己见,这样才能达到真正自由自在的人生状态。”

臣義說:「時勢為轉變與動亂,因此要隨時適應,並且要避免固執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無礙地行走於這個複雜的人間。」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御注 曰:「人们都渴望得到更多,他们总是在追求那些看似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事情,但是这些东西往往不能带给我们真正满足,因为它们只是表面的装饰。」

臣義說:「眾人的生活充滿了欲望,他們總是在尋找那種能夠滿足他們慾望的事物。但這些都是表面的東西,它們不能帶來真正的心靈滿足。」

我愚人 之心 也哉,全全 兮 !

御 注 云 :「孔子曾对颜回说 ‘终日不断 ’ 的话,这就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臣義 說 :「聖賢胸怀博大,无拘束于俗世观念,他们明白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更加接近自然,与宇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