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张万福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道士,他的活动时间大致与玄宗皇帝的统治期间相吻合,即从712年到755年。据道教史学者史崇玄所著《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记载,张万福在那个时代担任京太清观的大德,并参与了编纂《一切道经音义》的工作。在他的收集和整理的斋醮仪式中,常常署名为“三洞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自称为“京三洞清都观张万福”。他撰写的《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末尾注明:“大唐先天元年(712)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 张万福谨记。”文末又提到:河内郡开国公上柱国太清观主史尊师受道。
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出张万福早在睿宗时期便已成为京城的一位有名望的道士,在玄宗时期,他曾是太清观的大德,并且对那些神秘而复杂的斋醮科仪进行了重要贡献。他对于这些科仪的研究和整理,可以追溯至他编撰的一系列文献,其中包括《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等。此外,还有一些宋代人的作品,如陈景元所著《度人经集注》,其中收录了张万福关于《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经诀音义》的部分内容;而《道藏目录详注》则认为,《洞玄灵宝度人經大梵隠語疏義》的作者是張萬富。
張萬富對於發展並完善斋醮科儀以及對靈寶派經典深入解釋,都可能有所貢獻。這些斋醮科儀思想主要体现于他的多部作品之中,如 《傳授三洞經戒法箓略說》(分上下二卷),簡述了佛教中的「修行」與「持戒」,並據信徒品質不同而分別傳授各種戒律。他強調,這些戒律是修行者首先必須進行的人生準則,如果不遵守這些規矩,就無法達到仙境。在後世,張萬富這樣的人生觀念被後來的人繼承,如雲笈七籙卷38云:「學 道不受大智慧、過去歷劫修行本願,上品以上品以上心要,不得成仙。」此外,他還根據修行者的功力深淺及正一、三皇、靈寶、上清等不同的門派傳授經籍,以供選擇使用。
總結來說,張萬富對當時的情況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並且為後世提供了一個了解唐代醫院和其內容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