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道士张万福,以其精通《黄庭内景图》、《抱朴子》的经典著称。活动年代约在唐玄宗时期(712~755年),他曾以京太清观大德的身份参与编撰《一切道经音义》。张万福在其辑录的斋仪中多自署“三洞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自称“京三洞清都观张万福”。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道教科仪的整理,计有《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三洞法服科戒文》等。
据史崇玄所著《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张万福与金仙、玉真二公主均有交往,后者于景云二年春正月十八日归真于大内归真 观中,受了张万福所传之法。从此可知,张万福早已是京城的一名道士,在玄宗时期更是太清观的大德,并参与了上述重要文献的编纂工作。
除了这些,他还留下了一些其他作品,如宋人陈景元收有的《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经诀音义》,以及被认为是他所作的《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他的斋醮科仪思想体现在如下的作品:《传授 三洞经戒法箓略说》、《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等。在这些作品中,他强调修持戒律对于成为仙人的必要条件,以及根据信徒品质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戒律。他还着重提出了“修心即修身”的理念,即通过修心来保持形神不离,以达到长生不老。
最后,《醮三洞真文五法正 一盟威箓立成仪》详细记录了当时坛醮仪式的情形,而《三洞法服科戒文》则描绘了唐代道教服饰制度。此外,《董 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_]记载了参师儀式,为研究唐代道教提供了珍贵资料。
总结来说,作为陆修静之后、杜光庭之前的一位重要人物,张 万 福 对 道 教 科 仪 的 整 理 与 发 展 起 到 了 重 要 作 用,为后世留下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文献和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