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上党,是晋代著名道士葛洪的妻子和女灸学家。她的父亲鲍靓是道士和官宦人氏,对天文、河图、洛书等有深入研究,她在其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
鲍姑以精通灸法而闻名,被尊称为中国古代4位女名医之一。她不仅擅长治疗赘瘤,还善于使用艾线进行灸疗,每次一炷即可消除病症,疗效显著。人们称她为“鲍仙姑”,并且在广州三元宫内留存着她当年艾灸穴位的图案,这些图案详细说明了针对骨节、经络和腑脏的治疗方法。
鲍姑的一生主要是在广东度过,她行医采药遍及南海县、番禺县等地,并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后人。在她的生活中,艾被认为具有多种用途,如解热抗菌,甚至能治疗脚气等疾病,因此后来人们开始称这种艾为“神艾”。
尽管没有留下具体的著作,但许多专家认为鮑嬀醫術經驗可能已融入到葛洪《肘後備急方》之中,這本書中的針灸醫方占据了近90条,其中針灸法則占據大部分。這表明鮑嬀對於針灸技術有着深刻理解,並將其傳授給丈夫葛洪。
鮑嬀不僅在世間享有盛誉,在逝去後也受到崇敬,有詩歌讚揚她的功績:“越井岗头云作岭,枣花帘子隔嶙峋。我来乞取三年艾,一炷应回万古春。”由此可見鮑嬀的地位与影響力,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