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说关于修道者的各种闲言碎语。然而,这些说法往往基于对修道生活的误解。许多人到达道观后,发现一些道长不太热情,也不太爱说话,甚至当他们询问问题时,只是简单几句带过。有人可能会怀疑,这些道长们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不食人间烟火”那样清高?答案当然是“非也”。
为了纠正这些错误的看法,我将根据自己的学修经验,用简单的话语来说明:
一、道长都不会说话吗?错了,虽然他们不善于多话,但他们的心地并不冷漠。
就像有些人总是一脸严肃,从未露笑容,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笑,而是因为生性淡漠,只有利益相关时才会露出笑容。同样,如果善信福主不断提问诸如“没有师承就不能做法事?”或者对某个天师的话提出质疑,他们通常是不回应,因为有些话仅为有智慧者所理解,有些则为一般善信福主所需,而对于那些无意义或挑拨的讨论,他们选择保持沉默。这本身就是一种回应,也是一种态度。
二、道长遵守口戒律条。你可能不知道,说多了可能会犯戒。
在汉代《越绝书·内经九术》中,就有“慎言”的概念。而在古代很多经典中,都对普通话进行了规范和训诫,比如《老君说五戒》中的“不妄语者”,以及《初真戒》的其他规定,如绮言、谄曲等。在大乘佛教也有类似的规则,如《四十恶行品》,明确禁止十种恶行,其中包括妄语等。此外,还有一些宗派更严格,如藏传佛教的噶举派,对语言更加严格限制,以防止贪婪、嗔恨和愚痴等烦恼产生。
三、道长怕言多失责。每个人都不是万事通,所以不要期待他回答所有问题,而且要小心自己说的每句话,都可能带来因果报应。如果你了解这些,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一些修行者宁愿被视为冷漠而不发声也不去破坏祖先留下的规矩和自己的修养目标。
所以,当我们听到人们谈论那些据称清高的修士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背后的原因,并且尊重他们选择以行动表达自我,而非通过语言与世界交流。这也是我们追求内心平静与外界隔离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的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即以少有的语言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深度,同时避免因言辞造成负面影响,维护自身精神纯净,不受世俗牵扯而陷入迷茫之中。
最后,我祝愿所有善良的人们能找到正确道路,一切顺利安康,与宇宙合一,在慈悲之光下得享幸福安宁。(本文作者:李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