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观点值得重新审视。这些思想若不予以修正,可能会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正确理解和深入发展。
有一种看法认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来进行宗教研究”。细究之下,我认为这句话并不准确也不科学,它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与当今社会多元信仰时代的实际相悖。众所周知,在这个多元信仰、立场、世界观各异的时代里,对同一事物的解读自然无法完全统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从这些不同的角度出发,梳理出对宗教问题的一致认知,并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在我国,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宗教学术成就的大厦。但同时,我们也需认真学习并批判性继承历史上的以及国内外所有学者的宗教学术贡献,以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地理学大厦。这正是每位研究者的神圣使命——探索如何用不同世界观去理解宗教,以及怎样去理解它。这便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事业精神。
另一种看法提到,“在研究宗教时必须批判有神论并宣传无神论”。我以为,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甚至误导性的看法。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不断推进对各种形式、内容、背景及现状等方面深入分析,并通过我们的工作反映他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利于全面正确实施党关于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此乃我们做好人文地理学研究工作之根本起点与落脚点。
笔者认为,从事人文地理学理论建设的人们应该树立宏伟意识忧患意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盾显著凸现期尤其是在利益格局加速调整引发矛盾触动领域增多而社会矛盾敏感性增加时,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引导良好的关系,用以稳定社会秩序。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之一,与现代社会融合,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前景性的课题。而作家们却总爱自称为“我们”,轻易说出“我们”所主张的话语,这让我感到有些不严肃。一个人的话语是否符合哲学原则,要靠实践检验,而不是仅凭口号或文字表述即可判断。我国历经60年至今,由于长时间教育引导和实践探索,我国各族人民已经切身体会到,只有社会制度才能救国家,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国家乡。因此,不应将某些错误言论固定化为铁板钉钉,而应不断创新思考,将过去那些误译误读误解情况逐一明确。这才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任务。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信仰体验及其变化,我们要作出实事求是评估首先,在讨论信仰体验的时候,我们必须搞清楚哪些信仰正在发展它们采取何种态度?如果没有弄清楚这一点,那么闭门不谈这些团体对于党领导、对于现代化建设及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上扮演着什么角色,只是不停强调他们迅速增长,无疑是不科学也不严肃,更显得无意义。一旦他们能够健康向上,他们更能促进社群稳定与共融,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综合竞争力。此外,我国绝大部分信徒既如非信徒一样,是推动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力量。我党提出正确处理 religions 关系,就是要不断巩固扩大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将全体成员紧密团结在政府周围共同奋斗,为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基础设施服务。而任何 religion 工作都应当服从并服务于这个根本方针。
其次,要搞清楚的是,这些正在快速增长中的 religions 对抗势力的渗透态度如何?只要这些组织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及其宣传活动,同时维护爱国内心独立自主,那么就没有理由恐惧或排斥它们。如果这样做,就能有效阻止敌对势力利用 religion 作为渗透工具,从而极大提升我的防御能力,让广大的忠诚支持者团结起来成为最强大的力量,最终达到消除内外威胁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让所有 religions 与中华民族共同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永远站在自己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