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真人关尹子道家最厉害的人物

文明之人见历史,发现有几位人物因种种原因被低估了。河上公和关尹子就是这样的人物。而在一个名为被低估指数的排名中,关尹子大约排在第一位。

《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这段话描述了古代道家的修炼境界,其中提到了关尹和老聃,他们听闻这种境界而感到快慰。

《庄子》中称他为“关尹”,并将其列于老子的前面,是一位古代博大的真人。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里,他被称作“关令尹喜”,是唯一接受老子的衣钵传承的人。在那时期,周朝衰败,他便离开了。

虽然名字中的“喜”可能来自《列子·仲尼》,但实际上,“喜”并不姓尹,而是指的是周代的一个官职。至于他的姓氏,则已无从得知。根据先秦文献的习惯,将职务与名字相结合称呼,如帝尧、巫咸、轮扁等,这样的做法很常见。但汉代的讹传可能导致了他的名字被误解成“关令”。

由于老子的离去,《道德经》才得以流传下来,其功不可没,因此后世尊称他为文始真人。这部著作发挥了道德二经的思想,并包含九篇内容。南宋时期开始出现此书,但是否原汤失散开来存疑,现在版本则出自永嘉孙定家。

关于关尹子的主要思想,可以在先秦典籍如《列子》、《庄子》、《吕氏春秋》中找到。他强调保持内心平静,不受外物干扰,用水镜响比喻自然万物的运行状态。他认为要达到至人的境界,就必须纯净自己的气体,不依赖智慧或力量,而应顺应自然规律,与万物融合一起存在。

古代隐士对关尹非常推崇,将其视作道家大藏中的珍宝之一,即使东晋时期的葛洪也曾赞扬他说:“方士不能到达,最深奥的话语可仰望却难以触及。”

除了这些,在道教地位极高,被视作祖师级别人物,有专门的地位,比如内丹派文始派,他的一生宗旨是虚无本身,以养性修炼,最终达到浑然天地的大圆满境界。这一派以不讲求炼制精华或药材,以及不追求火候作为核心理念,被看作修行最高层次的一种内丹法门。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将其奉祀,如楼观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