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真人关尹子中国道教鼻祖人物探秘

高明见,历史上,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被有意或无意地低估了。道教的河上公就是一个被低估的人物,关尹子亦然。而如果排列被低估指数的话,关尹子大约为第一。

《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在《庄子》里,被称作“关尹”,排名尚在老子的之前,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则称他为“关令尹喜”,是正史记载唯一受老子衣钵的传人。

然而,“关”并不姓“关”,而“尹喜”也并非姓“尹”。周代官名中的“尹”是他的职务,而不是名字。至于他的确切姓氏,我们已无法得知。“喜”这个名字首次出现是在《列子·仲尼》篇: 关尹果言:“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

此外,《史记》将他错误地记录成姓名相结合,即使如此,他的地位依旧不容小觑。在后世道教中,被尊称为文始真人。他和其他先秦思想家一样,在先秦典籍如《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的讨论中占据重要位置,如讲述如何达到至人的境界等。

东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葛洪对他的评价尤其高,他说:“方士不能到达这层境界,这些先儒(学者)从未谈及,可仰望却不可触碰,可玩赏却不可执掌,可以作为鉴戒却难以深思,可以用符箓来解释却难以言表”。

尽管如此,由于缺乏确凿证据,我们对他的许多事迹都只能做出推测。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对于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宗教发展,还塑造了一系列思想体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