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真人关尹子道家学派人物探秘

高明见,历史上,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而被低估了。道教的河上公就是一个被低估的人物,关尹子亦然。而如果排列被低估指数的话,关尹子大约为第一。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在《庄子》里,被称作“关尹”,排名尚在老子之前,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不知其所终。在《史记》里,则称他为“关令尹喜”,是正史记载唯一受老子的衣钵传人的。

然而,“關”并不姓關,“尹”其实也不姓尹,“尹”是周代的官名,所以關只是一個職務名稱,而不是一個姓氏。此外,在先秦文献中,将职务与名字合起来称谓如帝舜、巫咸、轮扁、匠石等,这也是汉代讹传误以为“关令”姓“尹”,名“喜”。此说法并非事实。

關於文始真人的身份,他又稱為關令或關令尊,這可能與他的職位和地位有关。他是繼承並傳播了 老子的思想,是一部重要經典《道德經》的作者之一,並且對後世的文化和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文始真人的主要思想,在先秦典籍如《列子》、《庄子》、《吕氏春秋》中都有所论述,如《庄 子·天下篇》的描述:“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 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 为实。”這些思想體現了他對自然界和宇宙間秩序的看法,以及如何通過養性達到精神上的覺醒。

古代隠士對文始真人推崇備至,他們認為文始的一生充滿智慧與慈悲,並將其視為最接近自然原理的人類代表。他也成為了一種內丹修煉中的高峰點,因為他能夠達到心靈上的完全覺醒,使得自己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獲得了無量壽和完美解脫的事實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