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见,历史上,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被有意或无意地低估了。道教的河上公就是一个被低估的人物,关尹子亦然。而如果排列被低估指数的话,关尹子大约为第一。
《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在《庄子》里,被称作“关尹”,排名尚在老子的之前,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录了老子的修道经历和著书事迹,但并未直接提及关尹子的身份。然而,在后来的文献中,如《列子·仲尼》,则出现了关于文始真人的记载:“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
關於關令喜是否真的存在,一直是學界爭論的一個問題。在漢代以前,他可能是一個虛構的人物,用來傳達某種哲學思想。在後來的歷史記載中,由於書寫與記憶的失誤,這個角色便逐漸演化為一個具體的人物。
關於關令喜(或稱關尹)及其思想的主要來源,是先秦典籍中的記載,如《列子》、《莊子》、《吕氏春秋》,其中對他的思想進行了詳細闡述。他主張的是一種超越世俗欲望、追求精神純淨和內心平靜的生活方式。
他所領導的一派,即文始派,也是中國道教內丹學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派强调通过内心修炼达到精神上的清净和解脱,不重视外部世界的事务和功利活动。这一学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仍有人继续实践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