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名叫彭定求的进士着手编纂了一部名为《道藏辑要》的巨著,这本书共分成二十八集,收集了大量晚出的道家典籍,总计一百种及二百八十卷。然而,由于这些典籍极其珍贵,后来便出现了绝版的情况。直到嘉庆年间,一位高级官员蒋元庭对此进行了整理和印刷,使得这批重要文献得以流传至今。
《道藏辑要》收录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明代的《正统道藏》,因此它被视作是选择性编辑的一次大规模工作。在清光绪三十二年的某个时刻,一群学者们包括阎永和、新津彭翰然以及井研贺龙骧共同致力于重刻这部作品,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内容,这些新增加的文献共计一百一十四种,它们原本属于明代《道藏》中未能收入的宝贵遗产。
值得注意的是,《道藏辑要》的保存方式非常独特。它采用梨木双面雕刻制成字板,每块字板都精细地雕刻出了文字,总数达到了约1.4万多块。这套完整的字板至今仍然被保存在青羊宫内,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世的一套如此完好的古代经籍版本。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复,这些珍贵文献也开始对外提供线装印刷,以供广大研究者和信徒参考。此外,在1986年,巴蜀书社又重新出版了这一版本,使之能够更广泛地传播给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