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学是道门中人在致力于长生登仙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人生及其关系的理性思考。它以贵己重生为价值取向,以形神合一、与道合真为行为范式,以超越自我、安顿生命为终极目标,形成养生范畴论、养生宇宙论、养生过程论、养生社会论、养生身心论、养生自然论、养生环境论等系统理论。
由于养生范畴的鲜明指向性强化了养生效能,从而使道教养生的思想精粹世代相传。本文择其要,从生道互保、形神俱妙、性命双修、动静互摄、先天后天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生道相保:直指养生究竟
生不仅指生命,还包含有生长、生成、化育的意义。生可以看作是道的主要功能和状态。《养性延命录》引《混元妙真经》: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藏》第18册,第475页)生者,道也。生在道门中人看来是道的别称。无生不足以称道。因此追求长生就仅是单纯追求生命的延长,更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即与道相合的体现。如果夭折就难以说明其有道。长生就是保有道的一种直接的体现与说明。可谓,以身悟道,以身证道。《玄珠录》也认为:明知道有众生,众生中有道。所以众生非有道,能修而得道;所以道非是众生,能应众生修,是故即道是众生,即众生是道。道生众生,众生有含道,因此生道就有了合一的可能。也暗含众生可通过养生,修身而入道,可见,养生既是修养的良好状态,也是进道的重要手段。生道互保是道教养生的本质所在,生以道为指向,生生于道,必复归于道;道以生为自我的体现,无生无以显道,无道自然无以生生。
二、形神俱妙:成仙之道
形神之于养生的重要意义,《西升经》说:知一万事毕,则神形也。道家道教在养生实践树立起形神俱妙的理想目标。那神、形的关系如何?《西升经middot;神生章》:盖神去于形谓之死,而形非道不生,形资神以生故也。有生必先无离形,而形全者神全,神资形以成故也。形神之相须,犹有无之相为利用而不可偏废。惟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道藏》第十一册,第506页)形者,神之宅也。倘不全宅以安生,修身以养神,则不免于气散归空,游魂为变。(陈楠《杂著捷径》,《道藏》》4册,第70页)神对形是有依赖的,形生则神生,形全则神全,无形而神无以生,更无以成。身体状态对精神状态的影响现在看来是不言而喻的了。《长生胎元神用经》:且神以炁为母,母即以神为子,子固以呼吸之炁而成形,故为母也。形炁既立,而后有神,神聚子也。形由气生,而后有神,故而神也是气生,先是炁生形,再是形炁合,实则炁充形,而后生神。
神与形合而为仙( 书》)在领域里,动是由欲引起的,生于情,逐于物;而静是对本性的把握与回归,实现泰定。静则神生而形和,躁则神劳而形毙,动神者心,乱心者目,失真离本,莫甚于兹。(《形神可固论》)柳华阳《金仙证论》:盖己者,即本来之虚灵。动者为意,静者为性,妙用则为神也。总而言之,动静在于一心。只有心静,形动也是静。也只有心静,精气神才得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