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是河南兰义县(今兰考)的人。他出生于唐大中元年二月十七日,在后周显德六年八月十二日羽化于崂山太清宫。他的寿命达到了112岁。
据记载,当李哲玄降生时,其母梦见房间失火,因此有所警觉。出生时,他的房间充满了赤光,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才散去。当他十五岁时,他在科举考试中被选中,并且登上了进士榜。但他却不喜欢仕途,而是更倾向于阅读道家的书籍和厌恶世俗生活,所以他离开了家乡开始云游四方。
多年的寻求后,他终于遇到了精通医术的罗浮道士。他们一起去了罗浮山,李哲玄在那里精修多年,最终得到了医术的奥秘。当他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道士之后,他决定要度化世间,便离开了罗浮山开始云游天下。在唐天佑元年,他来到东海的崂山太清宫,并且在那里筹建三皇殿。
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三年五月,因为京师汴京久旱不雨爆发灾疫,106岁高龄的李哲玄真人便云游至汴京,用悬壶济世、咒符治病,每一次都能立即治愈病者。他的名声很快传遍朝野,并被封为“道化普济真人”。然而,他拒绝接受皇帝赐予的一切厚礼,只愿意返回崂山太清宫。
因此,李哲玄是崂山道教历史上第一个受到皇帝敕封并将崂山道教带出深山的人,也被奉为崂山十大道首之一。在回归崂山之后,他自居于一座小庙,不言不食,每天阅读《黄庭经》作为习惯。在后周显德六年八月十二日,当许姓道人外出办事回来时,他们偶然遇见了一位携带囊包而行着的李真人。这位真人的囊包里有《皇庭经》一卷,为许姓 道人带回,并嘱咐大家不要忘记本分,要参悟玄理,以身心辅助国政、济民,同时维护教法和度化世间。不论看到这部经典就如同面对自己一样,都应勉励众弟子不要辜负他的嘱托。
当许姓 道人回到庙里,却发现原来那位老者已经羽化成仙坐在草榻上闭目垂眉。那时候已过355年,由于其遗蜕依旧完好,被安葬于宫后的东边,那个地方现在就是索道站马路下的位置。而至元延佑元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褴褛衣冠之躯前来太清宫挂起旃旗自称海角居士,说自己是寻找《黄庭经》的旅者,但没有具体说明自己的来历,只回答说:“为寻我《黄庭经》”,随即消失无踪,只留下一封信给庙里的兄弟们,其中提及“重来岂无意”、“勉尔悟真修”。
信末附有一首字谜诗:“无走逝口上,无力幼亢头。女生十八子,乐无休。”这是指“哲”、“玄”、“李”三个字,也意味着这是仙去复来的证明,让人们知道应该努力修行。此事发生在长久以后,一直流传下来成为传说中的故事。在三皇殿东侧,有一个巨石矗立,上面平整,有自然形成的小坑排列如斗罡,这个地方就是拜斗台,就是当年的拜斗之地。在清代期间,此地又有人拜斗,如王裕恒、高仁峒,他们都感受到了赤光降垂感应,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