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玄静先生的道教传奇

李含光:道教上清派的重振者

在茅山上清派自晋代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之后,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到了唐代,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人多次被皇帝召见离去,导致经法传授断续不全,最终散失无遗。李含光为了收集经法和恢复道教事业,他离开京城返回茅山祖居,从而使得上清派再次焕发光彩,并且有了新的传人。

李含光出生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他的二十一世祖李弘曾任江夏太守,因避免王莽之乱而迁居至晋陵(广陵),因此他成为广陵人。此前家谱姓氏为弘,以避讳唐高宗太子李弘改姓为李。家中尊崇儒学,父亲李孝威号贞隐生生精通黄老之术,与司马承祯结交为方外交。

在开耀二年(682年)出生的李含光,在十八岁时开始对道教产生兴趣。他向江都的李先生学习,不久后来到东都洛阳龙兴观修行达二十余年。在神龙元年(705年),他以品行端正受道士称号,被誉为“玉清境之客”。

开元十七年的某一年,即公元729年,司马承祯在阳台观去世后不久,玄宗皇帝征召他来洛阳询问修道之事。当两人谈话时玄宗深感其卓识,对于金鼎的事宜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随后玄宗下诏让他住持阳台观,这样就继承了司马承祯的职务和责任。

在阳台观内,他居住并兼顾修炼与管理事务,一直勤奋地工作着。在此期间,他意识到茅山上的道教秘籍和真经逐渐散失,有些甚至已经不翼而飞。他决定回到茅山,以便整理这些资料并继续推动上清派的发展。

当天宝四年的十二月份,当朝皇帝通过使者送来了亲笔书信,请他前往京城参与宫廷活动,但由于身体原因以及其他个人理由,他婉拒了这一邀请,并最终获得了皇帝的理解允许。他选择回归自己的故土——茅山,为的是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保存和传播。这段历史事件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也是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