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背后有何深意?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通鉴纂要》是研究中国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而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性相近,习相远”这一观点尤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表达的是人与人的本质虽然接近,但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差异所致,其行为习惯却会渐行渐远。这一观点体现了周敦颐对人类天性的理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在道家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类似的智慧。
道家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无为而治”,即通过不干预自然规律,而是顺应自然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这一点与周敦颐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在道家的世界观中,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人性,即所谓的“真人”,但由于外界因素,如世俗之争、欲望驱使等,这种本质上的接近逐渐被扭曲和遮盖。
这种扭曲和遮盖正如周敦颐所说,“习相远”。人们因为受到不同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影响,不同程度地偏离了他们原本应该有的真实面貌。因此,在道家的修炼过程中,要不断回归到内心真正的人性,从而实现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宇宙间的一致,即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狭隘认知状态的境界。
李白是一位以诗歌创作闻名于世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由生活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赞叹的情感。在他的诗作中,也隐含着许多道家的思想,如《静夜思》中的“我欲将身轻抛兮,一笑忽可辞黄土。”这样的表达方式,与道家的放松自我、顺应自然的心态十分契合。李白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对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心灵状态,这也是基于对人类本质的一种认识。
除了李白,还有其他很多文化人物,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都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超脱尘嚣精神,他们或许没有明确提出过类似于“性相近,习相远”的论断,但他们身上流露出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纯净状态的情怀,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从历史角度去理解和学习的地方。
总结来说,“性相近,习 相 远”是一个深刻而富有人生意义的话语,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人文关怀,也成为了后人思考如何保持自己最初纯真的本质的一个启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更广泛的人生旅途上,我们都能从这些古老智慧中学到宝贵经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更多时间去品味生命中的每一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