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忆保留文化基因

一个民族的社会性特点主要是靠民族文化来传承的。共同的语言交流、共同的生活习俗、共同的精神信仰,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文化认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化遗产占有重要的位置。民间文化中的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术、民居建造术等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长期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在民间文化资料搜集整理、管理保存、研究展示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的工作体系,这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非遗”保护工作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就此,记者走访了该中心主任李松。 记者:今年,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凭借“中国记忆——中国民间文化资源工作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中国记忆”)这一项目,获得了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工作体系? 李松:“中国记忆”是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在编撰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基础上,运用前沿的科学理论和数据平台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出的一套完整、科学、创新的中国民间文化资源搜集整理、管理保存、研究展示、传播与传承的工作体系,它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该工作体系是中心和围绕在中心周围的许多专家学者长时间工作经验的一个积累。中心正式成立时间是1988年,而在成立之前,有关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就已经在文化部的领导下启动了,当然那时候还没有“非遗”这个词,但大家就这样默默地工作了二三十年。我们现在只不过是在总结前人的工作经验,争取把老一辈交给我们的工作继续做好。 第二,“中国记忆”首先是一份有关中国文化基因的记录。我们中心一直要求自己尽可能为国家多保留下一些文化基因,因为文化记录是整个“非遗”工作框架下最基础的工作,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们要求这一记录必须达到两个最基本的要求:既全面完整地记录所有的文化,又必须将其整合在一起,使其能反映一个文化的全貌。 “中国记忆”从工作对象上涵盖了民间故事、戏曲、曲艺、民歌、器乐等中国民间文化的多个门类,工作范围之广、内容之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些珍贵的资料,为目前进行的“非遗”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工作程序上看,该工作体系包括了从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到民间文化的展示、传播、传承等所有的工作环节,第一次使民间文化工作成为一个系统化的链条。 第三,“中国记忆”改变了原来民间文化整理搜集主要依靠纸媒介的状况。中心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容纳60万条数据的数据库,并且每年以10万条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因此,中心对新开展的所有民间文化事项调查,要求其成果必须包括至少一篇调查报告、一部纪录片、一本图片集、一套原始文献,以求建立集图、文、音、像为一体的立体化资料体系。 第四,“中国记忆”实现了对一具体的文化事项进行跨学科的解剖和记录。中心开创性地组织多学科的田野调查和研究队伍,对一具体文化事项所包含的各个方面进行专业化的记录,从而达到对一文化事项的全方位的透视。例如,对于傩戏这一戏剧形式,原来的研究是的,戏曲、民俗、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一般都是从自身专业出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今天,我们要求对一文化事项的研究要利用综合的研究力量来认识一个区域性的文化,而不是将其割裂开看。 继续浏览: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