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洛带古镇的隐秘角落藏匿着一座客家博物馆步入这片充满乡愁的仿古建筑区一秒钟就能被吸引进去让你仿佛

洛带客家文化博物馆采用围屋造型,2003年3月经成都市文化局批准正式成立。这座博物馆通过一件件藏品配以图文材料等,为世人系统描绘了三百多年前清代客家先民大规模入川扎根异乡的过程。这同时也是现如今我国较为完整反映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你会被博物馆内的一件件制作精细的手工工艺品所惊艳,感慨客家人的勤劳智慧。一辆辆风格不同的鸡公车、一台台巧夺天工的织布机,都是当年客家人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缩影。一件件极具赣闽粤三地风味的饰物,将岁月拉回到客家先人风餐露宿的年代。总体而言,馆内展览以客家的形成迁徙、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民间工艺、名人社团等为主线,对客家文化进行了诠释和展示。

洛带镇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一街七巷格局更是跨越千年从未改变。它同时也是成都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会馆”等明清时代的小吃店、小茶楼、小书房等建筑群50余万平方米,以及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木雕艺术”、“四川刺绣艺术”的传承者——老艺术师们。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句民谣生动地诠释了明末清初移动的人口分布变化。而这些来自异乡的大量移民,在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后,在洛带古镇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国西部客户第一镇”、“世界上的洛带,是永远属于我们的”。

此刻,我站在这个充满历史与故事的地方,看着那些沉淀下来的记忆,每一个角落每一处设施,都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不朽的话语,那种深邃的情感让心灵得到了洗涤。我知道,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段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深刻烙印的地标。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