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送暖阴阳交汇中国道教信众共度严冬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也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祀活动。它与清明、重阳并称为一年三大“鬼节”。这一天,人们特别关注送寒衣给逝者,以示孝道和对亡灵的关怀。

据史书记载,寒衣节源自周代腊祭日,当时将御寒衣物作为供品,用以温暖先人。这一习俗在宋代被提到十月朔日,并发展成为送纸制成的人类形象和五色彩帛制成的服饰,这些都是用来供奉于坟墓中的。

在清代中期,人们通常会在上午准备好供品,然后购买五色纸及其他用品。在晚上,将这些纸张、冥币等物品摆放于坟前焚烧,以此表达对死者的思念。这种习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逝者的需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让亲人与亡灵保持联系。

今天,在中国许多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活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但核心思想仍然是对已故亲人的尊敬和爱护。通过烧香、点蜡、摆放供品以及焚烧“寒衣”,人们希望能够让逝者感受到家人的思念,并且得以安宁地超度往生。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