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主张三教圆融的全真教祖如同女人无欲则刚的人道教文化中的天然道观

重阳画像。图片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古都西安,承载了中华文明上下数千年的恢宏与浩荡。当聚焦于陕西西安户县(今西安鄠邑区)祖庵镇时,重阳宫带领我们走近道教的一位革新人物——王重阳。 王重阳(1113年-1169年),始名中孚,字允卿,出生于陕西咸阳一个地方大族之家。他自幼聪颖机敏,喜好读书,修进士业,颇有豪气、才气。他年轻时热衷于仕进,但遭逢宋、金交兵,时局动荡,他不忍仕途梦断,便在金熙宗天眷初年参加应试,并考中武举,更名为德威、字世雄。然而,在金廷治下,他空有一身才华和满腔抱负,却至47岁仍在酒吏这等芝麻大小的官职上。烦闷中,他便翻阅一些道家的文集,一日忽然顿悟:“孔子四十而不惑,我已四十有八,却碌碌无为至此。”于是能文习武而两无所成的王重阳慨然入道。

王重阳自述,他于正隆年间只身前往西安户县祖庵镇南时村。他为自己筑洞穴内修丹道外则佯狂自称“王害风”,并改名为喆字知明号重陽子。他自取“知明”二字,就是表明自己抛弃世俗观念参悟真道。三年后他迁至刘蒋村,即如今的全真宫所在地为了收徒传道遵循道人所嘱“速往东海丘刘潭中,有一骏马可以擒之”,赶赴山东宁海遇到了马从义即后来的他的大徒弟马钰。

收马钰为徒颇费了些工夫,这与他修行须出家的主张有关。王重阳本人在修行之初舍弃妻女独自数载认为要想修得真道就必须投庵只有身静处心才能真正安定气和神也才能真正通畅然而马钰却有些不舍放弃优渥家产幸福家庭王重阳城化反复数次终于将马钰收为长徒继而又先后收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高徒加上马钰后世称其全真七子全真道正式创立由此中国道教初步形成北全真南正一宗派新格局。

王 重 阳 承 袭 并 发 展 道 家 的 思 想 和 道 教 的 信 仰 构 建 全 真 道 的 神 学 系 统关于 “ 全 真 ” 二 字 王 重 阳 说 : “ 夫 全 真 者 是 大 道 之 清 虚 无 为 潇 洒 之 门 户 乃 纯 正 之 家 风 重 阳 之 活 计 。”

其 “ 清 虚 ” “ 无 为 ” 主 张 主 要 秉 持 早 期 的 老 庄 道 家 思 想。在唐宋以来儒释佛三教合流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 王 重 阳 在尊崇道教学说的同时,并未排斥儒家和佛教,而是主张“三教合一”,并努力合儒释于道。在其著作中,“清静”“清净”二词时常混用可见,“清静”偏向老庄,而“清净”更倾向佛学。这体现了他的思想非常开阔,没有固定的信仰框架,只是追求一种超越界限的精神状态。

最后,当提到女性是否应该追求个人欲望或保持独立性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借用哲学上的比喻来理解:女人无欲则刚,就像水滴石穿一样,她们通过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意志力,可以穿透任何阻碍,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而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符合当代社会对于女性力量的一种期待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