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腊月二十八贴桃符道教文化探究无欲则刚之意在自然中解读

我想起民谣中说:“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据我了解,这些习俗源于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是各家各户准备过年前奏的日子。人们不仅会开始制作主食,还会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这就是所谓的贴花花。而这天也是迎接诸神和祖宗过年的日子。

其中,我对贴春联的习俗也颇为好奇。这一习俗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在古人看来,桃木是一种辟邪之木,《典术》中就有记载:“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期,后蜀君主孟昶对文学情有独钟,他每年都会命人题写桃符,这成为后世春联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记载到的春联。而随着造纸术的普及,以红纸代替了原来的桃木,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种以红纸张贴春联的习惯。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