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南市关西镇的关西村,有一处名为西昌围的古色古香客家围屋。它坐北朝南,面阔83.54米,进深92.16米,占地面积5267平方米,是明末清初建造的历史建筑之一。此围外墙上端设有炮眼,以祠堂为中心,还有6幢厅堂和1幢观音厅,每个角落都布满了精美的彩画。
传说中,这座围屋是由徐老四祖辈们建造,他们家族经营木材生意时曾使用“西昌号”作为船只标记,因此得名。据说,在选址时,风水师杨公与徐立孝达成协议,只要他能找到理想位置,就会遭到恶报,但只要徐姓承诺养老送终,他就会选出好风水。这次选址过程中发生了三件奇异的事情:有人头顶铁锅、鲤鱼会上树、母鸡会打鸣。风水师看到了这些现象后认为此处风水绝佳,并建议徐立孝在这里开基建围屋。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家的业务和生活都变得顺利,但当杨公眼睛瞎了后,由于外来媳妇对杨公不尊敬而引起争议,最终导致周边人士纷纷劝阻。但一个外地风水师提醒他们,如果在围外左侧打上一口井,将会使其更受欢迎。于是,他们按照他的建议进行了一口井的挖掘,这口井正好位于“腿”的位置,使得整个景观失去了活力,从而导致了西昌围渐渐衰落。
然而,当人们后悔当初对待杨公不够尊重并且轻信谗言时,他们更加敬仰杨公无私恩德。他去世后,被安放在祠堂祭祀,以纪念他的贡献。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忠诚、友情以及对过去错误选择后的反思和改正,以及对于那些曾帮助我们的人们感激之情所蕴含的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