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渔光节:夜幕下的水上诗篇。自古以来,漓江的渔民在夜晚捕鱼,数十上百的竹筏汇集于白沙河湾,点亮了渔灯,这些如繁星点点的灯火映衬着游弋的竹筏和在水中的鱼鹰,让人赞叹不已。为了庆祝这一传统,“漓江渔光节”从1999年开始,每年秋季举办三天,为期之长而欢乐之极。在这段时间里,“漓江渔光”以“三把火”为主题,与碧莲峰脚下河面的“四龙出水”和千盏莲灯相结合,一片“一江灯火满江红”的壮丽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漓江渔光"指的是那些照亮夜空的船上的灯光、火把和炊烟。这是一种桂林阳朔地区民间久远的捕鱼方式。当地的人们坐着一叶竹排,在河中划行,而排头则挂着燃烧着明亮汽灯(或是燃放起篝火),利用鱼类趋向于追逐光源的情形,将它们引至一定区域,然后用丝网将其围住,用鸬鹚来捉取这些惊慌失措的小型海洋生物。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用浆击打水面,并通过呼喊来引导鸬鹚,它们在水中迅速穿梭,用嘴巴夺取并吞咽小鱼。在此时,当地的人们会伸出长竹棍,将鸬鹚提到岸边,把小鱼挤进巨大的篮子里。这一种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捕捞方式,被称作是“漓江渔光”,一般来说是在群体出现时,有少则几十只鸬鹟,有多则成百上千只,那些漂浮在海上的竹筏宛如海市蜃楼一般,而那片辉煌的大海与周遭青山岩壁构成了一个充满声音与色彩的大画卷,不仅有声又有色,还带有一种独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