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深厚的上犹县,江西省赣州市西部一隅,以其95%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而闻名。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民风淳朴。上犹的客家人珍视着他们的家谱,每一份都蕴含着丰富的家族历史和智慧。这些记载不仅记录了家庭成员的繁衍,还包括了婚姻、宗族理念等重要信息。
在水岩乡,一则故事流传至今:两兄弟因迁徙方向产生分歧,一位留在江西,而另一位前往广西。在弟弟临终前,他要求后人寻找那位南下的兄弟。这场几百年的追寻最终成功地重聚了这两个支系,这种血缘联系和亲情呼唤,是客家的根脉所连结。
多次的大迁徙并未磨灭上犹客家的坚韧,他们坚守着中原古代家族文化,并将其世代相传。门匾是这一文化遗产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源自河洛文化,与家族一起演变而成。在乡间老房子的大门楣处,每个门匾都是一个故事,讲述着春秋时期知音结友或儒家宗圣日常反省,如“越国流芳”、“清白传家”等每一块,都是一段荣耀与教诲。
这些门匾不仅是房屋装饰,更是姓氏标志,让路过的人一目了然识别屋主姓氏。而它们以独特魅力和顽强生命力穿越千年,被打上了血脉印记,这也体现了强烈寻根意识和对乡土的情感。当人们看到那些古香古色的门匾,就会想起过去辉煌与历史,无奈与希望,那是一种无声的心灵安慰和精神力量。
尽管生活艰辛,但客家人仍保持浓厚耕读传习,对读书人的尊敬从不改变先辈们曾经辉煌、大族兴盛,是他们骄傲自豪的一部分,在心中永远期待子孙能学有所成,大族兴旺光宗耀祖。此外,崇文重教的传统也被延续下来,上犹乡亲讨论孩子出息成为常见话题,只要孩子能“读出头”,即使需要砸锅卖铁,也要供养,而且家族会大力支持,使之能够出去做事业,不仅给家庭带来荣耀,也是整个家族的事业象征。
这种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平衡,就是积极争取,用事在手中去创造,而书香门第这样的价值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默默地被继承下去,从长辈的话语到静默中的熏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使得宽厚谨慎、恬静悠然、安逸自得成为上犹客家的生活态度融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