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立体造型语言讲述客家故事中国民居的独特之美在于其物品的选择与布局

用立体造型语言讲述客家故事——泥塑艺术家刘沅声的乡土情怀。他的《北联红色故事》大型浮雕,是他对客家历史和文化的一次深刻探索。

刘沅声在创作2米高的大型深浮雕,竖立在北联红色村的大型铸铜雕塑《渡口之战》。这座雕塑,以其生动的线条、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工艺,向世人传递了客家人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

2019年6月18日,中国客家博物馆重新开放,并特邀刘沅声举办“客家记忆·乡土情怀”陶塑作品展。这是他第二次在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他展出了自2007年以来创作的客家风情泥塑系列陶质作品共69(组)件。

这些作品如反映客家的历史渊源的《客家大迁徙》,由19组作品组成,生动地再现了筚路蓝缕的南迁历程;如反映婚庆习俗的《客家大喜》,由7组作品组成,让人感受到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砻谷》、《放米》、《踏粄》、《四手茶》等作品记录了传统生活习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节奏与温馨的地方。

除了泥塑艺术,刘沅声还将艺术形态转换至公共雕塑中,用以讲述红色故事。他为梅江区党建示范工程创作了大型铸铜雕塑《渡口之战》,为平远县河头镇耕读公园创作了送子过学堂等多件巨制,这些都成为乡村文化的一笔亮丽画卷。

通过不断追求完美和眷恋乡土文化,刘沅声收获了沉甸甸的心灵成果。他十多年的努力得到了海内外广泛认可,对宣传弘扬客户化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