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化,农历十月十五日被称为“十月半”或“十月节”,是一天汉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也是宁化人称之为“糍粑节”的时刻,你家打过糍粑了吗?在客家人的生活中,这个时候属于大“四半”的节日——正月半、七月半和八月半、十月半。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除了庆祝丰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活动,那就是前往佛庙烧香,以此来感恩上苍。因为这一天恰逢秋后农闲,所以大家都会聚集起来,纷纷打糍粑作为礼物给亲友分享,用以庆祝丰收带来的喜悦。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一片欢声笑语。
对于宴请宾客的时候,打糍粑也成为了必备的一道菜肴。在准备过程中,从选用上等的糯谷开始,再经过洗净浸透,然后将其蒸熟倒入石臼中开始舂制。需要几个人轮流沾水沾茶油,将舂手或舂持不断捶打 糯饭直到它变成柔软且不再散开,这个过程既累人又充满乐趣。当所有粒状的糯饭都融合成为一体时,即可挖出做成小碗大小的小块,然后涂上花生芝麻糖,不仅增添了诱人的香味,而且使得每个小块之间不会黏连。
在宁化客家村落,有着这样的一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现在虽然已经有机器代替了部分工作,但或许最让人怀念的是那份手工制作出的甜美和温暖。而这份由心向心地制作出来的食物,是不是就更值得珍惜呢?
最后,我们可以想象,在宁化,每当农历十月十五日到来时,那些年轻的人们会围坐在一起,用力地捶打着那些刚蒸好的新鲜米团,他们的心情既充满期待,又伴随着对过去岁 月 的回忆。而这些简单而又充满爱意的手工艺品,就成了他们与亲朋好友之间永恒的情谊和记忆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