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信仰之美:十月半的糍粑节
在农历的流转中,十月十五日被宁化的人们称作“十月半”、“十月节”,是汉族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个时候,他们又将这一天誉为“糍粑节”。你家这时是否已经开始准备了打糍粑?在宁化,这一天属于客家人的大“四半”节日系列,其中包括正月半、七月半和八月半,以及如今我们要探讨的十月半。
除了作为甜品享用的意义,农历十月十五日也被称作“下元节”,人们会前往佛寺烧香祈福。这个时候正值秋后农闲,家庭成员上下屋都忙着打糍粑,以此庆祝丰收带来的喜悦。在宁化,有些乡镇还会在宴请宾客时制作这种传统甜点。
打糍粑是一项需要团结协作完成的劳动,它不仅体现了大家庭精神,也充满了欢乐与挑战。首先,要选用上等的糯谷,将其洗净并浸透,然后放入饭甑中蒸熟。此后,将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中,就可以开始这场有趣的搅拌大戏啦!使用舂手或舂持沾水和茶油,一轮接一轮地捶打那些湿润软绵绵的地瓜米粒,当它们开始黏连起来时,再重新涂抹水油继续反复搅拌。这是一个既累且快乐过程,因为只有当所有的地瓜米粒完全融合成一个整体时,即可挖出形成小碗大小的小丸子,并且通过撒上花生芝麻糖来增加风味,同时防止丸子之间黏连。
现在虽然机器代替了一部分手工操作,但对于许多人来说,那个由亲手操作产生的声音和感触,是最难以忘怀的一种幸福。而那句宁化客家的俗语:“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便如同对这一切温馨回忆的一个赞颂。
因此,无论是现代还是古老时代,对于客家人来说,“十月朝”的每一次烹饪,都是一次文化传承,一次对过去记忆的缅怀,同时也是对未来生活美好的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