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赣南方形围屋、闽西圆型土楼、粤东弧形围龙屋,作为有形客家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考古证据表明,赣南方形围屋源自东汉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其防御性特征体现了宋代以后逐渐消亡的古代遗风。学者们分析三者的演进关系,认为它们源于赣南,并通过对分布和结构的研究,对三者之间内在联系有了科学结论。
本地客家研究专家韩振飞指出:“围屋、土楼、围龙屋都是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建筑,它们紧密相连,是同出一源,从赣南传至粤北和粤东西部,以及闽西,不仅保持了基本建筑形式,还反映出了当时客家的移民路线。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和技术改进等因素,这些地方特色都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名为圆楼,但在数量上却远不及方楼。而著名的“土楼王”承启楼,其设计者之一陶张,也来自赣南。这一切都证明了这些民居不仅是客家人的生活空间,也是他们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在中国永定地区,即使被誉为“土楼王”,也有超过360座圆形土楼,但总数仍然低于4000多座方形土楼。这也展示了这三个类型各具特色,同时又共享着相同的历史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