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地区,掌牛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农耕活动,也是孩子们经常参与的工作。它意味着负责照顾和管理牛群,这些牛主要用于耕作,是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关键工具。掌牛与放牛有所不同,前者要求更为严格地监管,不允许牛进入私人果园或田地,以免造成损失。
在古汉语中,“掌”字含义丰富,指挥、控制和执掌,而“牛”则代表放牧。在客家话中,“掌牛”一词保留了这些古老语言特点。虽然“掌”的含义广泛,但在乡村生活中,它通常专指用来驾驶犁田和耙田的牲畜——黄牛或水 buffalo。
小时候,我读过一首名为《牧童骑黄牛》的诗,由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情景:一个牧童骑坐在黄色的水 buffalo 上,在林间歌唱。但我总疑惑的是,那个时代是否真的有人敢于骑坐如此脾气暴躁的动物?直到我亲自体验了这项工作,我才明白诗中的情感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为了安全起见,孩童不能穿红色衣服,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激怒它们。而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比如要抓住逃跑的动物,就需要运用物理学原理,即使用树木或大石头作为制动点,将绳子缠绕以阻止其逃跑。
跟随我的爷爷一起进行这个过程时,他让我同时学习阅读,同时也让我们共同完成日常任务。我记得,有时候,当我沉浸于书籍之中而忽略了我的职责时,奶酪偶尔会吃掉邻居的地面作物。不过,我从未受到任何责备,而是被鼓励继续学习,并且保持对自然世界的一种敬畏态度。
然而,在收获季节结束后,我们就开始放养这些动物,让它们自由地在山上觅食。在傍晚时分,我们会再次寻找它们。如果找不到,我们不会担心,因为偷盗这样的事件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那时候,没有通讯设备,只能通过呼喊来相互联系,如同今天人们通过手机通知彼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