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后人尊称为“先师”。他是儒家的主要创始人,提出了“仁爱”、“礼仪”和“德行”的概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教诲通过《论语》等著作流传至今,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道教的开山祖
老子(约公元前6世纪),中国古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是道教的开山祖。他的思想集结在《道德经》中,他倡导顺应自然,反对武力征服,提出以无为而治国家。他主张通过内心修养达到精神自由,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庄周:道家的重要哲学家
庄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字清宠,以其著名小说《庄子》闻名于世。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庄周独特的哲思,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在这部作品中,他用大量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并对后来的文学与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轲:儒家的重要继承者
孟轲(372年-289年),字子敬,是战国末期到汉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儒学思想家。他是 儒家的重要继承者之一,与韩非共享“二韩”的美誉。孟子的主要成就包括发展出一种实用的伦理主义,即重视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以及提出了“君使臣则臣如奴婢;父使子则子似犬马”的说法,这一观点认为君主应该以父母之情待臣民。
荀况:儒家的另一重要继承者
荀况(210-230 BCE)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物,在当时担任过许多职务。他是一位重要的儒术士,并且被认为是新文王朝时期最具权威性的人之一。在他的书籍中,如《荀林逊文集》,可以看到他对于法律制度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直接体现在他关于人的本性及人性的理论上。
张载:宋明理宗时期的代表人物
张载(1012-1073 AD)是北宋初年的著名哲学家,以其在心性论上的独到见解而闻名于世。他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探讨人们的心灵状态及其与外界关系的问题上。这导致了一系列关于知觉经验与知识来源问题的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区分事物之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事实——一种是由感官引起的事实,而另一种则涉及我们理解事物本质的事实。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批评,即他否定了所有基于感觉或经验的事实作为基础进行推理,因为这些都是多变且不可靠的事情,因此他们不能作为判断真理性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