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宗教界在抗日战争中的默然奋斗与无声奉献性无为又无不为的坚守信念

在这段经历中,浙江宗教界展现了其独特的抗日精神和奉献行动。宁波奉化雪窦寺的太虚大和尚与天童寺的圆瑛大和尚是当时佛教界最具代表性的抗日救国人物。1937年“七七事变”后,太虚大师发出了著名的“铣”电,呼吁国内外佛同赴国难,并组织了“佛教青年护国团”,积极参与救护、宣传以及地下斗争等抗日活动。

圆瑛法师则在抗战期间组建僧侣救护队,深入前线,为受伤士兵提供援助,同时也为难民进行庇护。在上海沦陷后,他主导成立掩埋队,不畏牺牲地将国人的遗体一一安葬,最终掩埋了1万多具尸体。

此外,在杭州玉皇山福星观,有7000余名难民被收容,而方丈李理山以无私之心接纳他们,并通过国际红十字会获得支援,以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在温州,一些道士为了国家安全而献出生命,他们不仅保护着自己的信仰,还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民族解放战争。

这些宗教领袖和修行人士不仅是在战场上的勇者,也是平时对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维持秩序、照顾弱势群体,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