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真仙打道滴卷之五十一儒释道三家祖宗大联大会

张虛白,字致祥,是一位来自鄧州南陽的道士。他身材高个六尺,有着美丽的鬍须和髮,他性格沉稳,对太一六壬术了如指掌。张虛白在太一宮中留心修炼丹药,并且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人,与他们交流得法,从而获得了许多秘密。

他自称前生是武陵張白先生,那时他的徒弟推算出张虛白的出生时间与他去世的时间相符合。这显示出了他对未来事物有一定的洞察力。张虛白也喜欢饮酒,有诗云:“武陵溪畔崔家酒,地上應無天上有,南來道士飲一斗,醉臥白雲深洞口。”宋徽宗因为欣赏他的德行,每次召见都要喝几盅酒,即使醉了也不失礼貌,上爱不已,将其任命为管轄龍德太一宮宫务,并增加了一些设施,如洪道、真學、會賓、隱真等四堂,以及一些庵室。

然而,无论被宠信多久,他从未表现出丝毫骄傲或自满。在宣和末年,一场大雷雨导致宣和殿出现问题,当时宋徽宗询问此事时,他回答说:“愿陛下修德以禳之。”虽然是一名医者,但病人求助于他后多数能得到治愈。随着欽宗内禪给予欽宗朝政权力,张虛白受到厚待,被赐予大量经典书籍及符药。但是,在金人犯闕期间,因为搜寻到他的名字,他们试图抓捕他,最终在逃难四年后被金人找到并带走。

刘卞功,是濱州人的儿子,从小就对道教产生兴趣。据说当初父母因为他的好奇心将一个老人请进门,说:“你能补我的铁吗?”老人回答说:“破败的事物还能补,还何况是铸造呢?”这句话让刘卞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决定放弃世俗生活投入修行。当时父亲因病需要用到某种特殊草药,而刘卞功通过自己的修炼能力成功治疗了父亲。这件事让父亲非常感激,并鼓励儿子继续修炼。

刘元道,也就是景初,以开封府为籍贯。他最初是个武官,但最终选择投身于道教。在李居演老师那里接受教育后,他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学者。他对于古代文献了解甚详,对九经和史书都有深刻理解,而且能够自由流利地谈论这些内容。当宋徽宗兴起崇尚 道教的时候,他被选作参与校订遗书的一员,因其卓越的学识而受重用,最终官至太虚大夫蘂珠殿校籍长。不过,他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洁无欲,不接受任何回报,只是在必要时候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董南運,以“炎峰主”著称,其言语中总是充满智慧。当年梦中仙童来访,让他成为炎峰主之后,便迅速羽化飞升,只活了七十余岁却外表显得青春二十岁左右。王秉文则是一位隐居山林的哲学家,在廬山太平興國宮担任紫衣典客,但因预测京城将发生兵灾而辞职返回山林。而董南運則在夢中成為炎峰主後即飛升,因此人们相信只有真正通晓神仙之路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劉烈,又号為「虚谷子」,從小便展現超凡異常的才華與遠見。在廬山太平興國宮學習後,因為預知將來的事情,並非尋常人物,就這樣選擇獨立進一步追求聖賢之路。他寫下《還丹百篇》、《周易解義》、《歷代君臣括要圖》等書籍,並且對於詩歌也有很高造诣。一日晚間步月登頂青牛洞絕頂坐定後,便煙霞消散而化去,這種傳奇故事讓很多人敬仰不已。

蓝喬,则是一个循州龙川人的孩子,由于母亲祈求罗浮山神灵,使她怀孕并生下蓝喬。此后的蓝喚开始学习各种技艺,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医学专家。但即使如此,也没有阻止他追逐圣贤之路。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下,与吴子野一起游玩汴桥买瓜,这个人类行为看似普通,却隐藏着深远意义——那股力量足以令水中的瓜皮漂浮出来,而蓝喚却好像完全没感觉一样,这样的境界只能说明一个人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地步,无论如何都会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