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处端,字伯玉,以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一日生于宁海。自幼骨相异常,六岁时偶堕井中,其家人急救之,却安坐水上无恙。此后其所居遗火巨栋折于外榻前,师方熟寝,呼而起之,其神情自若。入学后记诵敏捷,与同辈难及。十岁学诗,即作《青龙架》,众喜其才华横溢。
长大后因孝义见称,对经史亦有涉猎,并工草隶书法。在一次醉酒后的雪中感风痺疾,他暗诵北斗经以求治愈。在梦中,大帝出现,让他取北斗星,其实是祖师在马丹阳家待遇的结果。祖师留宿庵中,用足展示给抱持者,使其汗出如饭中。
由此,他心向道德,一心事之,从祖师隐崑崙烟霞至黄县卢山延真观。他在玉皇殿西壁题诗,有“杳杳颼轮去不回”、“鸞胶鹤驭破云堆”的句子。这一年冬天,他从祖师游梁,又随祖师到王氏旅邸蝉蜕,并与丹阳辈葬于终南刘蒋村,修养三年。
十四年复归关束至洛阳朝元官题诗:“紫詔師真歸後,不知孰繼大羅仙。”朝元宫皇朗然子登真之所,因此迤邇至怀之。十五年乞食於磁州二祖镇,一狂徒问其来历,便以拳击其口,最终致使血流齿折,但容色未变。他又曾助人渡河,而水工愿设手焉。
十六年至洛州白家滩,一农夫病累月,被他治愈。此次旅行结束后,他返回故乡,在华阴纯阳洞疮生首部,将死,但他笑着说:“我还没死,我只不过生了个疮罢了。”最后他云:湛湛虚堂无挂碍,已知跳出死生关。他也提到自己十年的修行,如同痴人般任性地东奔西走,然后突然悟到要寻找修行的方法和道理。
二十五年梦重阳、丹阳报仙飞期,就令门人预备葬事,但自己却生疮,为此写下长短句:“交泰一声雷,迸出灵光万道辉。龙遇迅雷重脱壳,幽微射出,金光透顶飞。一性赴瑶池得与丹阳相从随。”
书毕曲肱而逝,大元至元六年己巳正月,被褒赠为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有《水云》前后集传世。而刘处玄则被授予通妙号,也是一位道教高僧,以他的智慧和善良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一些美好品质,比如孝顺、智慧、慷慨等等,这些品质让我们今天仍能学习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