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无所积,无留滞。明於天,通於圣,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昧然者,聪明尽泯。六通四辟者,如四方皆洞达。圣人之静也,不曰静也善,而曰静已。非以静为善,所以制之使静。万物无足以铙乃孝切心者,所以静也。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在《周礼》:匠人水地以县。在水中,有如精神的清澈与明亮。而况于精神?圣人之心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这便是对自然和宇宙的反映,也是对万物的镜子。
夫虚静恬澹寂寞,无为者,是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此乃古今帝王、圣人的休息处止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能够放松自己的身心,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伦理秩序的基础,因为它能够让人们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从而保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虚中有实,即在虚空中包含着实质或存在,这正是因为存在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需要这种结构来维持生存与发展。而这个结构又源自于“虚”,即缺乏固定的形态或定义,只是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状态。
此外,“动”也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活力与变革,使得生命可能继续进行。不过,“动”如果没有“虚”的支持,就会变得过度强烈或失去控制,从而导致混乱与破坏。这就像一个大师在创造时必须既要保持自由灵性的同时,又不能忘记基本原则,以确保作品具有完整性和意义。
因此,“无为”意味着不主导、不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袖手旁观或者缺乏责任感。在“无为”的情况下,一位领导人物需要依靠他的智慧、判断力以及他对事物本质理解的深度来引导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不必过分介入细节,以免打扰到其他人的努力,让他们自由发挥并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事情做。
总结来说,无为不是一种消极行为,而是一种积极参与现实世界并影响他人的方式。当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他就已经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大师。他不会被世俗标准束缚,他不会被功利主义驱使,并且他不会忽视那些超越个人利益的事务,因为这些事务对于整个宇宙都是重要的。他知道如何在自己的领域内找到平衡点,并且愿意为了更高层次上的目标牺牲一些个人的欲望,这就是什么叫做“大本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