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论养生之道。先云顺其自然;后言虽云养生,其实视死生为一。吾有涯而知无涯,以有限随无限,已而为知,不已矣。善恶皆有其名,无需刑罚。
《老子》曰:“中也”,抱一守中之中,不在善恶之间。此乃老氏所指非朱子所解。
庖丁解牛,为文惠君演讲,用刀如奏乐,有节奏法,与桑林舞、狸首射相似,此乃天理也。
庖丁自述,其解牛技艺,三年未见全牛,只用神力,而非肉眼看待。庖丁刀刃十九年仍旧锋利,如新磨石,是以能游刃于世间难处。
公文轩问庖丁:“你如何得此技艺?”庖丁答:“天赐也。”公文轩不信,又问“人与?”庖丁重申是天赐。
老聃死时,秦佚吊唁三次被拒绝,因为他虽然是老聃的朋友,但他的哭泣过度显得没有真情。这即遁天违背真情忘其所受的罪过。在古代,被认为逆天底罪人,将受到责典丧之过。而安时处顺者,则能免于哀乐入心之苦,是帝之县解音玄解,也就是上古虚无恬淡之世的人们所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