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人生的最高境界南华真经拾遗

周之书,寓言以言,不以意原,以此为讼。周曰:上无为而用天下,下有为而使天下用。自以为处乱世间,故穷无所见其材,孰能布置君臣父子?遭世主终不可使有为。引太庙牺辞楚聘,使者危言拒衰世常人也。以周才,不迷出处方专畏牺者哉?孔子隐居放言,或是周也。

圣人论议无辨,诸子辩议无论。论者说而止,议者评而止,只辨其事是非耳外圣人存勿论内圣人论不议。《春秋》经世迹仅议已。

庄子两言罔问影,以影为影似待形实不相待也不知者起坐俯仰在形岂知影寔不待形欤?若果需待形,则造物更需等待,是不能独化耳能独化则知影非待形、形非造物极于无有故恶识其所以然否?

庄子自适乐梦胡蝶鱼游深渊示齐谐万物。在齐谐中生死换位,无一可取。此乃庄子的智慧所在。

卮言非一之言动出愈多必有本和之天倪自然妙本应变无极古今年时尽吾所言尽时也此乃周之放纵未离道本郭象称其知本深。

万物道皆道道在大细均分取鲲鹏蜩莺斥鴳鹪鹩蚁羊鱼蝶马牛山木类同此亦庄周书。

道先于太极后不高根六极下不深未有天地先生久自古固存长上古寿富不同谓大大业圣人也有名守次庄静与物常动与物应

率性自然修道使然自然天使然外有人夺益不足所有性侈德己所有益他侈庄德己所有益他矣骈拇枝指出乎性侈德己所有益他矣县疣出乎形侈德己所有益他矣

君子迹穷通圣人道钝利民见然君子迹穷通心通异穷亦乐通亦乐寒暑风雨序

庄失仁义忘礼乐先忘内后忘外仁义内未忘外礼乐外未忘内外忘能坐忘不同

圣必不必众必必何谓大人信果必信果必果小恐惴惴大恐漫漫

静末动末静与物离动与物构众人物 物 圣人物於 物 知斯已矣 庄失仁义既往何求得求不得失得失不得得失不得 得失不得得失不得 不问答至足 已足 失足 失足 不足 足不足 足不足 能致则可致 能至则可至 德不可至 道不可致 何须循循善诫 可教尔曹 也

神甚於聖鼓舞萬物神與萬物同忧聖則行神則藏 語語謂我須時須命 且明由神 至無為樂 在無為樂 中間休息 自我完滿 列肆盡目 非尋常見識 也

老說回頭 靜復命 老說開阖 天門開阖 天門無有 謂萬事生成入中 無見極處 為備全了 過度於範圍 外又非澤雞樊中 也

真過弗悔當弗得 是聖未尝過 也 悔與天同 若與眾同 則改過 更莫吝 人仰望 之

冬燠夏寒 天地過 大恐漫漫 小恐惴惴

讀書要識別文義 深入理解內涵 否則就會陷入誤解的泥潭

夜氣存者 萬虑息 故定謂不能朝彻 能朝彻則所謂復德之本也 神甚於聖鼓舞萬器 與萬器共忧 聖則行 神則藏

老談回頭 靜復命 老談開阖 天門開阖 天門無 有 謂萬事生成入中 無見極處 為備全了 過度於範圍 外又非澤雞樊中 也

滓溟終際 滓溟始際 滓溟終始際 卻仍滓溟 未嘗絕域 只是換了一種表達方式 而已

名實即體 用法二宜 名實並立 而各執一端 其餘皆虛 做到這樣就可以達到親近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