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问世及其道派特征考自然中的无欲无求女人与天然道观的融合

在康熙年间,一个名为潘易庵的女性,她以其纯阳圣祖的传示宗旨而闻名。据记载,在1668年的冬季,她与六位同伴在毗陵(即江苏常州)的白龙精舍设立乩坛,蒙吕祖降坛,传示宗旨。此后,这七人中的屠宇庵、庄惺庵,与一些人,又组成了一个扶乩团体。

康熙壬申年(1692),这个扶乩团体解散了,但屠宇庵和庄惺庵等人继续寻找真理。张爽庵在此时期汇集了过去二十多年的所有记录,并编纂成书。这本书中包括了潘易庵等人的序言,以及他们对成书过程的说明。

潘易庵等七人的身份各异,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的是学者,有的是隐士。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追求真理。他们通过扶乩来接收吕祖的教诲,并将这些教诲编纂成书。

这本《太乙金华宗旨》的修订版本最早见于乾隆年间邵志琳整理,本子出自苏门吴氏抄本。在该版本中,潘易庿和她的同伴们被称作净明嗣派,但实际上,他们更准确地属于太乙法派,这个派系以纯阳圣祖为第一宗大道师,其成员会依次按照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样的顺序命名。

从其他文献中,我们得知潘易庿曾师从全真道龙门派传人朱元育。她不仅是学者,而且还是好道之士,与李颙等著名学者交游,也参与过常州圆妙观的重建工作。

《道德经妙门约》一书提到潘静观注释了一些重要的道教经典,如《悟真》、《参同》、《阴符》、《清静》,显示她对这些经典有着深入研究和理解。此外,还有一段描述说她曾与李颙唱和诗歌,对待文学也有着浓厚兴趣。

总结来说,《太乙金华宗旨》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且复杂过程,它涉及到了多代人的努力和贡献,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无欲无求的女性如潘易庿,她们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更是那个时代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物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