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土家网友
| |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形象的标志。土家族大部分地区当前已没有民族服饰了,以至于很多人不了解土家族过去民族服饰的特点究竟在哪里。因此,查阅一下历史资料和进行野外实地考查,对于强化民族外观形象,是很有意义的。
清雍正年间刚刚改土归流之时就有这样的记载:“土司地处万山之中,……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一)土家族古老服饰的特点是男女一式,有衣有裙有头巾,上面都有刺花。而且人人喜戴耳圈项圈手圈。这样的服饰真是艳丽多姿,独具风格,为山区添上异彩。但这种情况后来起了变化,因为第一任知府袁承宠看不惯,在雍正八年以“服饰宜分男女”为理由,下令禁止男性穿花服装。当然他要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达到目的是有困难的,只是改土归流后汉人不断涌入土家境内,在他们的强烈影响下,男性的花服装还是不可避免地消失了。在清同治年间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土人……妇女则短裙短衣,喜用斑斓,跣足椎髻,以布勒额,耳项手足,环圈蝉联。”(同治《永顺县志》卷六)当时妇女虽然保留了自己的服饰,但之后,也就是在清未还是起了变化。早期的服饰,当前还可看到一些有文物价值的样品,如从其款式或花纹来看,已具有满(旗服)、汉服饰靠拢的明显倾向。只是这样的服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也停止使用了。
虽则如此,仍然不能说在湘鄂川黔边土家族中,本民族的服饰连一点痕迹都不存在了。据多方考查,土家族最具特色的服饰还保留在湘西龙山县及黔东北的沿河县。1980年夏,我在湘西龙山县捞车河考查土家族织锦工艺时,主发现小孩的上衣(如图一),款式为满襟,用白土布底料,胸前、背后、两肩、衣角和袖口均挑绣兰青色花纹(后经查湘西州博物馆、省群艺馆均存五十年代所收该服装)。1981年春,在省民委工作的彭武一先生介绍下,我作为民族识别访问,专程去贵州沿河县进行实地考查,该县地处乌江岸边,山高林密,交通十分险阻闭塞,70年代末县城才通简易公路。在当地县及中学校长的陪同下,乘船、越山考察了倥田等乡镇,那里较为完整的日常民族服饰至今保存完好(如图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服饰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完全与湘西土家族地区一致,使人感到既古朴又高雅。服饰以桃花为主,裤装膝部、外侧、小腿部均以精湛的挑花装饰,花纹图案结构,表现的题材内容与龙山、永顺、保靖、泸溪、桑植、大庸的土家族服饰镶边、头巾、枕巾、手帕等完全一样,为四方连续的团花,二方连续的花边。服饰色彩亦是同类色的变化,以青底挑白花,白底挑青花,镶灰兰衣边,这与古代植物靛兰染色工艺相关,给人以质朴、单纯、高雅之感觉。服装款式,不象有的民族服装那样宽大,而是紧身,小裤腿,接近现代服装美感。
土家族以挑花工艺为主美化服饰,挑花在工艺制作上同属于刺锈种类,俗称数纱挑刺的十字型花组成,亦有单线挑刺的叫纤花。据考证,历史遗留下来的刺锈及其工艺,都是在挑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是与中国古代的纹样发展史相一致的。因为挑花针法单一简便,色彩朴实,兰白分明,适合山地民族物质条件的便利和技艺的发挥。土家族挑花纹样在服饰上的运用,从审美方面来看,表现的题材内容,主要是生活中的花草、鸟类虫鱼、民俗活动等;表现手法,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只能高度的简化为几何形的纹样。大都表现在服装的显著位置,如前胸、后背、裤外侧等。从功能上看,主要是袖口、裤边、双肩、膝盖、缝合处的裤外侧等,加强服装的使用牢度,不易磨损。土家族服饰保持了自身的优秀传统,其纹饰、色彩都与旗服(满族)的折枝花式造型和色彩艳丽而截然不同。挑花为主的服饰,是湘鄂川黔边土家族统一的刺绣手法,与邻近几个民族显然有别。
为此,1984年10月著名的土家族文史专家彭武一先生,为强化本民族特色,积极撰文并在湘鄂川黔边向当地民族主管部门进行推介,恢复这一民族传统服饰,他说:“随着湘鄂川黔边土家族民族成份的恢复,民族服装的恢复也是当务之急了。当然完全照老一套搬用,也是脱离实际的,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通,以满足多方需要。”希望能在对外交流、礼仪活动、日常生活中,强化土家族服饰的风格特色,继承传统,立足创新,美化民族生活。这是我们长期从事民族研究工作者的心愿。
清雍正年间刚刚改土归流之时就有这样的记载:“土司地处万山之中,……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一)土家族古老服饰的特点是男女一式,有衣有裙有头巾,上面都有刺花。而且人人喜戴耳圈项圈手圈。这样的服饰真是艳丽多姿,独具风格,为山区添上异彩。但这种情况后来起了变化,因为第一任知府袁承宠看不惯,在雍正八年以“服饰宜分男女”为理由,下令禁止男性穿花服装。当然他要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达到目的是有困难的,只是改土归流后汉人不断涌入土家境内,在他们的强烈影响下,男性的花服装还是不可避免地消失了。在清同治年间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土人……妇女则短裙短衣,喜用斑斓,跣足椎髻,以布勒额,耳项手足,环圈蝉联。”(同治《永顺县志》卷六)当时妇女虽然保留了自己的服饰,但之后,也就是在清未还是起了变化。早期的服饰,当前还可看到一些有文物价值的样品,如从其款式或花纹来看,已具有满(旗服)、汉服饰靠拢的明显倾向。只是这样的服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也停止使用了。
虽则如此,仍然不能说在湘鄂川黔边土家族中,本民族的服饰连一点痕迹都不存在了。据多方考查,土家族最具特色的服饰还保留在湘西龙山县及黔东北的沿河县。1980年夏,我在湘西龙山县捞车河考查土家族织锦工艺时,主发现小孩的上衣(如图一),款式为满襟,用白土布底料,胸前、背后、两肩、衣角和袖口均挑绣兰青色花纹(后经查湘西州博物馆、省群艺馆均存五十年代所收该服装)。1981年春,在省民委工作的彭武一先生介绍下,我作为民族识别访问,专程去贵州沿河县进行实地考查,该县地处乌江岸边,山高林密,交通十分险阻闭塞,70年代末县城才通简易公路。在当地县及中学校长的陪同下,乘船、越山考察了倥田等乡镇,那里较为完整的日常民族服饰至今保存完好(如图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服饰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完全与湘西土家族地区一致,使人感到既古朴又高雅。服饰以桃花为主,裤装膝部、外侧、小腿部均以精湛的挑花装饰,花纹图案结构,表现的题材内容与龙山、永顺、保靖、泸溪、桑植、大庸的土家族服饰镶边、头巾、枕巾、手帕等完全一样,为四方连续的团花,二方连续的花边。服饰色彩亦是同类色的变化,以青底挑白花,白底挑青花,镶灰兰衣边,这与古代植物靛兰染色工艺相关,给人以质朴、单纯、高雅之感觉。服装款式,不象有的民族服装那样宽大,而是紧身,小裤腿,接近现代服装美感。
土家族以挑花工艺为主美化服饰,挑花在工艺制作上同属于刺锈种类,俗称数纱挑刺的十字型花组成,亦有单线挑刺的叫纤花。据考证,历史遗留下来的刺锈及其工艺,都是在挑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是与中国古代的纹样发展史相一致的。因为挑花针法单一简便,色彩朴实,兰白分明,适合山地民族物质条件的便利和技艺的发挥。土家族挑花纹样在服饰上的运用,从审美方面来看,表现的题材内容,主要是生活中的花草、鸟类虫鱼、民俗活动等;表现手法,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只能高度的简化为几何形的纹样。大都表现在服装的显著位置,如前胸、后背、裤外侧等。从功能上看,主要是袖口、裤边、双肩、膝盖、缝合处的裤外侧等,加强服装的使用牢度,不易磨损。土家族服饰保持了自身的优秀传统,其纹饰、色彩都与旗服(满族)的折枝花式造型和色彩艳丽而截然不同。挑花为主的服饰,是湘鄂川黔边土家族统一的刺绣手法,与邻近几个民族显然有别。
为此,1984年10月著名的土家族文史专家彭武一先生,为强化本民族特色,积极撰文并在湘鄂川黔边向当地民族主管部门进行推介,恢复这一民族传统服饰,他说:“随着湘鄂川黔边土家族民族成份的恢复,民族服装的恢复也是当务之急了。当然完全照老一套搬用,也是脱离实际的,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通,以满足多方需要。”希望能在对外交流、礼仪活动、日常生活中,强化土家族服饰的风格特色,继承传统,立足创新,美化民族生活。这是我们长期从事民族研究工作者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