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的脉搏独特的生命礼赞彝族铃铛舞


彝族铃铛舞,彝语称为“恳合呗”,是彝族人民祭奠亡灵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贵州省西北部的赫章县珠市乡,财神镇、雉街乡、河镇乡、双坪乡、安乐乡等乡镇也有分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彝族先民笃尔帝分封六侯的时代。铃铛舞表现形式雄浑悲壮、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



历史渊源


铃铛舞最初起源于东汉末年乌蒙山区的彝族聚居区。


乌蒙山区的彝族先民尚养良马,辔上骑鞍必配铜铃,世称“良马圣地”。那时各个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组建战马队伍,国王首领举行追悼先王祭祀仪式时,部下都要组织120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在祭祀歌舞场上展示骑战风采,热腾整个通宵。舞动中要摇响手中的马铃控制节奏,“铃铛舞”由此而得名。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铃铛舞的铃声是彝族祖先在战乱中伤亡过大,领头人为安定人心,用马铃铛在手中有节奏地摇响,使后面的队伍相信伤亡人数不大,他们还有再战的能力。从《铃铛舞》的道具与反映的内容看,有着战争场面描写的寓意,刻画了彝族传统的民族尚武的意识。随后,这种战状舞演变为祭祀告别的舞蹈,成为安抚战死沙场的勇士灵魂、慰藉死者的舞蹈。




舞蹈特色

彝族铃铛舞舞者以腰部为轴,左右来回旋拧,双臂向两侧甩摆,转腕摇铃,双膝微微弯曲,一走一停,缓步而行,时而抬首后仰,时而弓步前倾,时而又转体变位,作二人靠背。


表演形式


铃铛舞起源于彝族丧葬仪式。彝族丧葬分为大斋(三天)、小斋(天),视丧家的经济能力和亡者的身份、声望而定。一般多为一天,少数富裕之家或亡者声望高的则做三日大斋。


做小斋搭民房式的灵房或用冬青树枝搭一简易棚子。有报丧、请毕摩司祭祀礼仪和普吐(总管)主持斋祭,以及吊唁、哭丧、跳铃铛舞、出丧、埋葬等程序仪式。


(丁莉/摄)

做大斋不仅时间长,场面布置讲究,仪式也十分隆重。事前必须设置斋场,装饰楼阁式的灵房,安放接待亲友的火塘,制作并摆设纸马、纸花和祭奉供品等。



音乐特点



铃铛舞的舞者,有专门从事丧葬的职业歌师,也有亲属中的能歌善舞者。铃铛舞在舞蹈开始前,由一名舞者高唱《角嗬呃》号子,唱后即起舞。舞蹈进行中无音乐伴奏,主要靠舞者摇响手中的马铃声来统一节奏和动作,唢呐、锣鼓等只作间隙的吹奏和敲击。



传承保护

彝族铃铛舞历经2800余年的历史,仍保持着原生状态。“铃铛舞”表现了彝族传统生产生活场景,随着不断的传承和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


2008年6月14日,彝族铃铛舞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铃铛舞历经2800余年的历史,仍保持着原生状态。铃铛舞表现了彝族传统生产生活场景,随着不断地传承和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



舞蹈中记录了彝族先在生存繁衍过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然后男耕女作,生息繁衍的壮阔画面。铃铛舞蕴含着厚重的彝族文化,具有舞蹈艺术价值,又具有历史、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铃铛舞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中不断演进。



彝族铃铛舞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工作。几十年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铃铛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苏万朝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时,就始终坚持初心,定要把彝族铃铛舞传承下去。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苏万朝和徒弟们走进赫章一中、民中以及可乐中学等校园,开展铃铛舞教学,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搭乘毕节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把铃铛舞搬上舞台表演,不仅广泛传播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也为市内外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收入的增加。



除此,苏万朝还手把手带徒弟,教授完整的传统的彝族铃铛舞。


现在,在苏万朝的影响下,他的6个孙儿基本上都会跳铃铛舞了。“孙儿们正在上学,每逢假期我就会教他们,我要把这个铃铛舞一直传承下去......”



彝族铃铛舞,是对生命的一种礼赞而现在,这种古朴的面貌正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应该接受正统文化教育深入了解民族民间的文化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接力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