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金时期,王重阳是全真道的创始人,他原名王中孚,字允卿,是陕西咸阳大魏村的人。年幼的他就喜欢读书,后来进入了京兆府学(今西安市)。天眷元年,他应试中甲科,并改名为世雄,字德威。在成年之后,他在终南山下甘河镇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这次相遇让他走上了道家的修行之路,改名为嚞(有时写作喆),字知明,号重阳子。
王重阳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地方,即今西安市鄠邑区挖出的穴墓,将其命名为“活死人墓”,并在那里修行。他随后迁居到刘蒋村,然后东出潼关,在山东布教。他的七位弟子包括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和王处一,他们共同建立了全真道组织。
当他们返回陕西关中的时候,其中四个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最终羽化升仙,而王重阳则被葬于终南山的刘蒋村故庵。金章宗赐庵以“灵虚观”的名字,并在元太宗时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徒众尊敬这座庙宇作为他们的祖庵。
在宋元时期,全真道传播至陕西关中、河南、一部分河北和山东,其影响力遍及社会各阶层。王重阳留下了一些著作,如《重阳全真集》、《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这些作品对后来的修行者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