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路,修了很久。山上的道士们修了很久很久。这条路上人来人往,香客非常多。朝闻道,夕死可矣?山上响着全真正韵,诵经声很让人沉醉。三清祖师前的一声声唱词,似在诉说这太平盛世。
银杏树枝繁叶茂,树影摇曳,为这道院再填一丝灵气。“师父,我们能羽化登真吗?”“去去,跟谁学的!”小道士问师父,被师父责骂了一通。
他们有老有小,以身奉道,为山下千千万万的百姓祈福。他们心存善念,供养三宝,何曾想过会有这一天。一声炮响,让路变得坑坑洼洼。日本人来了,他们很有“礼貌”,为山上送来很多很多的粮食,并向天尊忏悔自己的过错。
为首的军官还摸了摸小道士的头,说是喜欢这个孩子,可是,那被强行搬走的藏书,还有翻译官的数次警告,都说明事情显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而那些香客也没有回来,这让老道士感到有些不安。他决定亲自下去查看原因。
原以为是道路崎岖不平,但实际上,是因为被屠城了。这法事做地,一众道士心惊胆战眼下连香烛都没处去买了。但随后,一群身穿灰布军装的战士们沿着路上山,他们请求德高望重的老道士,可以收留他们的伤员。
老道士沉默了一下午,然后带着两个伤员下山去了。那晚月光全无,只剩漆黑一片,但他们也不怕,因为迎面的风大得像要把他们吹回山上了。但拉车马儿今晚也是十分不听话,不愿向山下走。而道路两旁杂草,都逆着他们摆动。而且风越来越大,而山下的光亮也越来越近,那是一片浮华、明亮灯火,让人挪不开眼。
两个年轻突然愤怒,对老师质疑,这不是去寻找日本人的路吗?老道士沉默下来,然后赶着车,在道路上疾驰飞奔。第二天,大殿前,有许多受伤的人躺在那里。大殿里,大殿门前,都躺满了伤员和病患。大殿里的老 道生长跪三清像前,他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
最后,他离开大殿,没有回头,就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回答自己:“登真?下辈子吧。”而后来的日子里,当日本人们发现所有受害者已经安全逃离时,他们才意识到真正的大敌并非那些守护神圣之地的人,而是来自外界带来的破坏与侵略。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要文献被保存下来,它们记录的是一个充满爱与牺牲精神的小村庄,以及它们所遭遇的一切悲剧和挑战。而最终,小村庄依然坚守其传统和信仰,即使面对一切困难和考验,也从未放弃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