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路,经过无数修缮。山上的道士们修复了又修复,日复一日。行人匆匆,这座道观香火旺盛。朝闻道,夕死可矣?山上回荡着悠扬的诵经声,让人沉醉不已。在三清祖师前,一位老者低声唱词,如同诉说着太平盛世的美好。
银杏树枝繁叶茂,影随光摇,为这古庙增添了一抹生机。“师父,我们能羽化登真吗?”小道士问,他被师父严厉的口气震慑住了。
他们既有年迈之身也有稚嫩之态,以身许道,为下方千万百姓祈求福祉。心怀善念,他们供养三宝,从未想过会迎来这样的一天。一夜之间银杏落尽,大地显得荒凉而孤寂,小道士对此感到迷惑不解。一声炮响后,道路变得坑洼不平。
日本人的到来如风起浪涛,他们以礼貌为山中送去粮食,并向天尊忏悔自己的过错。而军官摸摸小道士头颅,对这个孩子情有独钟。这一切看似简单,却隐藏着深意不可测。当香客再次避开时,他们发现道路崎岖,便再度进行修整,只见原处仍是荒废与死亡留下的痕迹。
法事举行,无数身穿灰布的战士请求老道士收留伤员,但他沉默良久,最终带走了两个受伤者,与他们一起下山。在漆黑一片中,他们勇往直前,而风暴则在他们背后呼啸。不听话的马匹和逆动的杂草似乎都在阻挠他们回到山顶。但是,当眼前的灯火越发明亮时,那些年轻人突然愤怒起来质问师父:“这是不是去寻找日本人的路啊?”老者沉默,不作答。
车轮飞驰,在道路上疾速奔跑。马蹄不再犹豫,而狂风也不再猛烈第二天,门前院内大殿里,都躺满了受伤的人们。大殿前的老道士跪倒于三清像前,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他知道的是,即使是千年的宫观、传承的法脉、无上的宗派,也无法抵抗他心中的凡念和贪婪。那是一种先国后自的大愿望,是民族解放的大愿望。“登真?下辈子吧。”老者如此说道,就像是自问也是自答,然后离开了大殿。不久之后,日本人来了,而那个老者的拂尘已经放下,没有退缩一步。他誓要与祖师大殿共存亡陪伴那里的只是那些遗留下的书籍,还没有那些银杏树,它们记录了所有故事。
然而,当日本人发现那些伤员沿着新建的小径下山时,那里却只剩残垣断壁,以及新的银杏芽开始萌生。不过最小的一个孩子并没有哭泣,他奶声奶气地问:“师兄、师父他们…去了吗?”“不是啊,这是得道、羽化登真。”哽咽的小男孩回答。而在那破败的地方,一片新的生命正在苏醒,上山通往这里的大路也重新恢复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