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皈依?为何皈依?三皈依:道宝、经宝、师宝。道非经不传,经非师不明。王常月真人在《龙门心法》一书中,告诚我们:“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此三皈依是渡人入道上升之路,入德之门。若非真师垂慈开示,安能顿悟大乘正宗,加以渐入虚无妙道。”
未明道先要知晓经典的奥义,而未能深究精髓也需谨慎选择慧眼识珠的导师。在今天的大多数人看来,以三重的信仰(即对佛法、圣贤和教导者的忠诚)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着佛像或其他神灵进行早晚的礼拜,这种做法虽然普遍,但往往忽视了探索“为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三重珍贵”,并不是简单地面朝寺庙口诵咒语或向偶像祷告,它需要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灵觉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将自己的身体、心灵和意志当作真正珍贵的东西来对待。当我们能够这样做时,我们才能领悟到“身”的境界,即没有私欲,无论是通过苦修还是其他方式,都会使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状态。
只有当我们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将自己的身体、心灵和意志作为内在光芒时,我们才能够感受到智慧和力量,从而获得通向知识与启迪之路的手段。这意味着,在追求智慧与理解之前,你必须首先了解你的内在世界,并将其视为你所追求的事物本身。如果没有这份自我认识,就无法避免偏离正轨,最终失去理解事物本质的心力。
闵智亭于1986年元月草写于北京白云观1990年3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