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修路的道士们,辛勤劳作了很久。日落时分,香客蜂拥而至,这条路变得繁忙不已。朝闻道,夕死可矣?山间回荡着真韵的诵经声,让人沉醉不已。三清祖师前,一阵阵唱词,如同诉说着太平盛世的美好。在银杏树下,它们枝繁叶茂,摇曳生姿,为这道观增添了一丝灵气。
“师父,我们能羽化登真吗?”小道士问,他被师父严厉地责骂了一通。不过,他们有老有小,以身奉道,为下山千百万民祈福。他们心存善念,不曾想过会有一天如此。
这一天,银杏树叶落尽,一夜之间光秃秃的。枯黄的落叶让小道士有些不知所措。一声炮响,让道路坑坑洼洼。此刻,日本人来临,他们带来了粮食,并向天尊忏悔自己的过错。而那被强行搬走的藏书,以及翻译官多次警告,都说明事情并不简单。
时间流转,一群身穿灰布军装的人沿着路上山,他们请求德高望重的老道士收留伤员。但是老道士沉默了,只说考虑一下。他考虑了一整天夜晚后,又带着两个伤员下山去了。
月光全无,但他们并不惧怕迎面的大风和拉车马儿今天之所以不听话。而随行的人都逆着风摆动。当他们靠近光亮的地方时,那是一片浮华,被灯火吸引。但两位年轻人的愤怒突然爆发,他们质问师父:“这是去寻找日本人的路,对吧!”然而老道士沉默了,并未回答。
第二天,大殿前院子里躺满了伤员。大殿前的老道士长跪于三清像前,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那一瞬间,是他内心的一丝凡念、一点贪求。这是先国后法的心思,也是愿民族解放的心愿。他低语:“登真?下辈子吧。”仿佛在问自己,又似乎是在回答自己。许久之后,他离开大殿,而日本人最终找到了这里。而那些留下的只有那些没有退缩一步的小道童,以及记录所有故事的小银杏树。
最后,当日本人发现伤员们通过新修好的后山道路下山时,那些剩余的小孩抱起残存书籍,没有哭泣,只是静静地看着消失在远方的大火中。“师兄、师父他们死了吗?”最小的一个声音微弱地提出了问题,而其他两个则哽咽地说:“不是死,是得 道、羽化登真。”
时间流转,上面的道路重新平整,但断壁残垣里的银杏依然抽出新芽,就如同生命永恒不断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小银杏树成为了历史见证者,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从而也成为了我们永恒记忆中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