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尹:道家智慧的守护者
在春秋(一说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关尹的人,他字公文,在道书中被称为关令尹喜、关令尹或者尹喜。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关令尹喜是周大夫,他常年着着精华之服,隐居修行,以德治人,为早期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中的“天下篇”将老子与关尹并列赞誉为“古之博大真人”。他得道成仙,号称文始先生,证位无上真人,玉清上相,为天府四相之一。在元顺帝至元三年(1266年),他被加封为文始尹真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他的教义形成了道教派别之一的楼观道,被奉为祖师。
在道教中,关尹果实地位崇高,一直配祀于老子的侧面。在《古今图书集成》的记载中,我们知道当时的人们都不知道老子的西游故事,而只有关尹才能识破紫气,便知有真人的踪迹,当即遮掩不让外界发现,最终果然获得了老子的足迹。于是,就这样,在尊敬和请求下,老子五千余言的著作——《道德经》就这样流传给了世间,并且还特意留传给了關隱以内外之法。
后来,又听闻老子要去流沙河,那里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他们俱往而不返,这样的故事也传到了后世,使我们今天能够了解到这段历史。而对于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对知识和智慧的一种致敬,也是一种对前辈智者的永恒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