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上党,是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与著名道士葛洪结为夫妻。作为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之一,她不仅精通灸法,而且是我国医学史上的第一位女灸学家。
在一个官宦兼道士之家的环境中成长,鲍姑的父亲鲍靓是一位深谙仙道的人物,其父对医学和炼丹术有着深厚的造诣。鲍靓曾多次奉命征战,官至黄门侍郎、南海郡太守,并带领独生女潜光赴任。在其任职期间,他创建了广州三元宫,即后来的越岗院。
自幼接受父亲和丈夫葛洪的熏陶,鲍姑对道教教义极为感兴趣。她继承并发展了丈夫与父亲的医术,对艾灸疗法尤为精通,以红脚艾进行治疗,无论是治愈赘瘤还是赘疣,都能一炷即消,其疗效显著。
在丈夫葛洪去世后,鲍姑继续行医,在罗浮山修炼和治疗百姓疾病。她以高超的医术赢得了人们尊称“仙姑”的美誉。她的足迹遍及广东省内各地,从南海县到博罗县,再到罗浮山,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痛苦。
尽管没有留下书籍,但她的医疗经验很可能融入到了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这本书详细记录了针灸相关的一百零九个处方,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灸法。此外,有传说称鮑姬死後,被尊為「鮑仙」,並且她制成的紅脚艾被稱為「神艾」。
鮑姬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医学家,更是一位生活在自然中的灵魂,用她的智慧与爱心,为世界贡献了一份宝贵的情感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