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智慧犹如隐形的保护者藏匿于卫生之中比喻庄子庚桑楚中的深意

道德经中的智慧,如同隐形的守护者,藏匿于心灵之中——读《庄子·庚桑楚》

在《庄子·庚桑楚》的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于“无用之用”的深刻哲理。文章以畏垒之民对庚桑楚的评价为开端,通过他与天地相生的问答方式揭示了这一思想的核心:“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庚桑楚在畏垒之地,与自然和谐共存,使万物随性而生、随性而化,而百姓为了感激他的恩德,想要尊奉他为圣人。但是,庚桑楚却认为至高的境界应该像大道一样,无为而无不为,只是万物受益却一无所知,在运化过程中留下了无痕迹。他警告说,如果被人察觉并传颂,就可能招来祸害,因此要学会“藏”自己的真实自我,以免遭遇毁灭。

这里,“藏”不仅意味着保护自己,更是一种装扮成“无用的样子”,避免遭受损害。在这段话里,“无用之用”的思想更加清晰,它并不要求完全做到没有任何能力或价值,而是更大的智慧在保全自己基础上,又能泽被万物。这正如老聃养生之道贯穿全文,被刘凤苞称赞。

南荣趎则是一个痛苦地追求知识、仁义、义三者的取舍,但又无法放下执着,这正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挣扎。他向老聃提出了问题:“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可逃此而可?” 但由于他的求索始终带有执著,他不能完全放下这些思考。一心一念要去除浮华的心思回归虚静,却又因为杂念难以摆脱,最终阻碍了他进入道的境界。于是老聃便教授给他“卫生之经”。

这段对话简洁精炼,却暴露了南荣趎的弱点——过分执着,同时也再现了老子的化导方法。宣颖认为,“卫生之经”其实与至人的境界并不分伯仲,但南荣趎却陷入区分两者高低的问题上,所以老子从此教会他混沌。这表明老子的化导手法非常高妙。

苏轼说庄子是在“人海”中隐藏,而庄子自己说的就是在“无有”中隐藏,这个“无有”,孕育万物,从其中产生了有和无,是道的机枢,被称作天门。关于这个问题,《知北游》全篇就围绕它展开讨论。在这里,只不过结合了“藏身深眇”的理本建立了一座桥梁。

实际上,无有和天门只是道的虚静、自然、任真的本质,有些神秘,对于读者来说已经不那么玄奥。庄子的一个精髓就是寻找不到标记,对于所有的事都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一段中庄子否定了存在,也否定了非存在,以及打破了非存在状态,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痕迹可以追踪的地方,你才能真正地隐藏起来!比如那飞鸟雀,那被君王笼络住的人才,他们露出了他们的情况,被发现后就失去了自由和真性的纯粹生活。而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所求和所赖,这些东西虽然保证人的生存和尊严,也造就了一定的软弱性所以文末,庄子提出:“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希望人们忘掉生死超越喜怒,一切能做得像自动一样动作,没有干扰真性的生命,这样才能真正地隐藏起来,全然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就像虫儿一样自足,但又惠及周围一切事物。

这样的理想一直吸引着人们千年的翻阅,但是这样的状态是否能够实现呢?也许更实际一些吧。“万人如海”,这样的人太少见到了。此外,还有人预言千年后的世界将发生大乱,因为尧舜时代的人们只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区分善恶贤愚,然后举荐人才造成社会混乱,他们利用权力掠夺民脂民膏,为私利牺牲公众福祉,最终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而今天,我们依然看到这种现象,即使是在名义上讲究的是仁义礼乐,每个人都因为私欲纷争不断,最终导致杀戮与欺诈遍布全球,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历史,看看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让世界变得更加平等、更加安全?

最终,在这个充满欲望、私利驱使的地球上,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办法,将人类从自私与争斗中解脱出来,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理解什么叫做真正意义上的活着呢?